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匡扶唐史 > 第28章 济世良方值千金(4)

第28章 济世良方值千金(4)(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浏♂览♂器♂搜索.{\一♂六♂八♂看♂书\}: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五个字声音不大,却就像在众人心里炸了一个霹雳,无他,这个名字太响亮了。 一 ↙ 六 ↙ 八 ↙看 ↙ 书 ↙

    孙思邈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被奉成神祗的医生,后世几乎随处都可见药王庙,虽然药王庙的起因是源于佛经中的“药王菩萨”,但最终人们把救人危难的医生比喻成药王。历代供奉的就是那么几位“药王”,主流是神农、扁鹊和孙思邈,像其他华佗、张仲景,包括其后的李时珍,都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其中神农那样传说中的医生还应该另算。

    李泉的震惊超乎众人,因为他后世出身中医世家,虽然没有传承家学而是从军入伍,但是耳濡目染,对中医以及杏林先贤们都有所了解。自己的爷爷最佩服的古时名医有两位,一是孙思邈,二是张仲景,受爷爷的影响,他对孙思邈的了解算是比较深。

    孙思邈是陕西西安人氏,生于公元542年,他出生的时候还是南北朝时期,他算是西魏的公民,等北周代西魏,隋朝代北周,唐朝代隋朝,直到仙逝于公元682年的时候,已经是唐高宗永淳元年,享寿140岁,历经四个朝代,十几位帝王。

    孙思邈是个公认的天才,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学医,而是“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是一个攻读圣贤书,想要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等到未及弱冠,也就是还不到二十,就已经“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了。也就是说诸子百家无所不通,是一个跨越儒释道三界的大咖。

    只是由于他出身平民,不是豪门大族,在讲究门第的时代,尽管从小就被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誉为“圣童”,可是却始终不被上层重视。在他十五岁那年,西魏八柱国之一的宇文家族建立北周取代了西魏,为了巩固统治,宇文护罗织罪名,逼得独孤信在家中自杀,曾受孤独信推崇的孙思邈虽然没有被直接牵连,但也使他感慨仕途险恶,从而勘破了红尘俗世,小小年纪就开始在太白山、终南山等名山大川隐居,过起了清修养性避世无为的日子。

    是黄金在哪里会发光,孙思邈因为自幼体弱多病,常请医生诊治,以致家资耗尽。因此他自从隐居时候便开始立志学医。结果短短几年之内,就“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治疗了长安城内外很多的疑难杂症。随着学识渐长,他对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等全部涉猎并无不精通,并且开创了医学的众多先河:他第一个在中医学上主张治疗妇女、儿童疾病要单独设科;第一个提出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第一个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粉,用来发火炼丹,这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火药的配方;第一个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第一个系统阐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医德概念;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建立“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的系统理论,积极主张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著就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的医学巨著《千金方》……

    这些李泉都略知一二,但是打死李泉,他也不敢相信,孙思邈竟然是一位武学高手。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世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几乎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甚至是质的突破。但是,说起中国武术,则是彻底没落了,完全丧失了格斗搏击的特性,武术成了一种特殊的“舞蹈”。至于原因,李泉也看过一些专家的分析,无非是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以连发枪为代表的热兵器彻底淘汰了中国武术,尤其是提倡修炼气血的古武。还有是说武学的传承师父总是留一手,就像隋唐演义中,连罗成和秦琼这两位亲姑舅表兄弟之间互相传授枪法和锏法时,罗成藏了一招“回马枪”,秦琼瞒了一招“撒手锏”,这也致使中国的古武之术逐渐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古武之术根本不存在。

    李泉原本也是对中国古武之术半信半疑,但是今天亲眼看到孙思邈一瞬之间就闪到了自己身前擎住了王仁则的手腕,简直形如鬼魅,他这才彻底信服。

    王仁则和窦建德也都惊呆了,这个时候的孙思邈神医之名已经誉满天下,结好孙思邈,意味着多了几条命,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除此之外,孙思邈还是士子清流的顶尖人物。

    在隋文帝杨坚还没有篡夺北周江山的时候,杨坚的女儿是周静帝之父周宣帝的皇后,尽管周静帝不是她所生,但是尊称她为母后。周静帝继位之后,杨坚以周静帝外祖父的身份担任宰相,总揽大权,那个时候杨坚就召孙思邈入朝,要委任他为国子学博士。

    国子学博士可不是“学位”,而是一个非常清贵的高官。

    “国子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前身是在周朝就确定的最高学府“太学”。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他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太学,置明师,养天下之士”,在于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