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两晋南北朝风云 > 42、南北朝篇 第八章 宋初形势 第一节 内部乱势

42、南北朝篇 第八章 宋初形势 第一节 内部乱势(第1/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北朝篇

    第八章宋初形势

    第一节内部乱势

    晋安帝在义熙十四年被弑杀,安帝智力方面有点问题,而且是个哑巴,连最基本的饥饿冷暖都分辨不出。更别提政事,全部都由别人做主。刘裕想行谋篡之事,于是派人四处散播流言,说天降祥瑞,各地流传谶语,派人将安帝勒死,立安帝的弟弟德文为恭帝。元熙二年,禅位给刘裕,史称宋高祖武皇帝。封恭帝为零陵王,永初二年,将恭帝弑杀。

    宋武帝有七个儿子:长子刘义苻,二子刘义真,三子刘义隆,四子刘义康,五子刘义恭,六子刘义宣,七子刘义季。武帝以为荆州上流地广兵强,遗诏诸子分别占据荆州上流,又规定京口要地非宗亲不得占据。永初三年,刘裕驾崩。长子少帝即位,徐羡之、傅亮、谢晦辅政。景平二年,废掉刘义真王位,贬为庶人,后派人将其杀死。五月,江州刺史檀道济,扬州刺史王弘入朝,废少帝为营阳王,六月,被杀。迎立刘义隆为帝,这就是太祖文皇帝。少帝被废,庐陵孝献王刘义真被杀,文帝被迎立入宫。入宫之初,文帝便召傅亮前来询问少帝被废的全过程,傅亮吓的出了一身冷汗,不知该如何作答。元嘉三年,文帝下诏诛杀徐羡之、傅亮,派到彦之率军攻打谢晦。谢晦占据荆楚之地欲与朝廷大军决一死战,到彦之于谢晦交战,被大败,接着檀道济率军赶到谢晦听说徐羡之等人已死,又得知檀道济大军赶到,惶恐不安。手下将士战心皆无,四散而去。谢晦深夜往投巴陵,被擒获杀死。

    文帝深沉有谋,但是度量狭小。文帝被迎立时,众臣都很疑惑,也并没有倾心归附。只有王华、王昙首、到彦之等人赞同此事。文帝即位后,这几人各有封赏。谢晦败亡后,刘义康继任荆州,王弘为侍中,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后王弘归权于义康。元嘉六年,刘义康被封为侍中、司徒、南徐州刺史,与王弘一起总摄朝政。九年,王弘去世,义康兼任扬州刺史。文帝所任之人,皆非度量宽大之人。文帝积劳成疾,身体虚弱,每当全神贯注的思考事情的时候,就会感觉心中痛裂般疼痛。刘义康记忆力超群,有过目不忘之本领。而且为人谦卑待人,礼遇贤士,因此国家大事逐渐掌握在义康手中。史书记载,只要是朝廷中有头有脸的任务全都被义康所收买,不服从义康命令的大臣要么被罢官要么被贬职,可见此时义康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王华、王昙首相继去世,义恭代镇江陵,刘湛任长史。八年,殷景仁表请刘湛入朝参知政事。刚开始的时候,刘湛对景仁的提携之恩颇为感激,但到后来,由于两人的权利争夺越来越激烈,也就产生了嫌隙。九年,景仁升为尚书仆射,刘湛为中领军将军。十二年,景仁又升任尚书令,刘湛越发愤怒。殷景仁上表称疾请求卸职还乡,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刘湛暗中想杀掉殷景仁,文帝听到了风声,于是把景仁迁到宫府中居住,才保住了他的性命。十三年,刘义康杀死檀道济。史书记载,道济功高盖主,威名远播,刘义康担心自己不能挟制他。十二年,文帝病重,召道济入朝。道济到达京师后,文帝病转好。十三年,春天,文帝打算遣道济回去,道济刚登上船,消息传来,文帝病势加重,又将其召回,收付廷尉关押,连同他的八个儿子一起被杀。还将檀道济手下两员大将杀死,十七年,刘湛被诛,又诛杀一大批大臣。刘义康改任江州刺史,镇守豫章。刘斌逐渐获得刘义康的信任,大事小情全都委任于他。殷景仁虽去职,但是在离职期间,朝中大臣往来不绝,朝政大事盖由此出。刘湛被杀当天,景仁拂拭衣冠,随时准备被召见。

    义康出任江州刺史后,殷景仁代为扬州刺史,一个多月后,病逝。义恭被任命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

    孔熙先博学多才,任员外散骑侍郎,不为人所知,职位也很久得不到升迁。他的父亲孔默之,任广州刺史,因为犯了刑法下狱,义康将其救出。范晔的外甥谢综的父亲也被义康所救,谢综的弟弟又是义康的女婿。熙先归附于谢综,以此结交范晔。刘义康与众人密谋作乱,被徐湛之告发,范晔,熙先等人全部被杀,刘义康及其子女被贬为庶人。诞世、茂世率众二百余人攻破郡县,打算奉义康为主,被交州刺史檀和之讨平。义康被迁至广州,此时,索虏进犯,皇帝害怕有人趁乱拥立义康,于是将义康赐死。

    范晔被杀后,庾柄之被免官,沈演之等人去世。文帝重用江湛和徐湛之二人。江湛为官清廉,后来元凶之难爆发,仍然守节如初。文帝所任之人,有优有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