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秦不落帝国 > 地球之耳

地球之耳(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2045年12月10日下午4点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这是一座蓝色正方形的建筑,从外面看,音乐厅古色古香,八根通天巨柱从地面上拔地而起直抵楼檐,搞搞的之台阶从大门前倾斜下来,虽然音乐厅显得格外简约,但是他却典雅大方,因为这里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地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圣地。

    这一天是化学家诺贝尔逝世的日子,也是每年颁奖的日子。

    音乐厅内布置的庄严典雅,舞台正中白色幕布下是诺贝尔的半身铜像,在灯光的照耀下十分庄重,舞台上摆放着从意大利圣雷莫运来的康菖蒲和百合花,伟大的诺贝尔晚年曾在这里度过一段很长的时光。

    4点整,仪式正式开始,音乐奏起,获奖者身着整体的瑞典领带,从幕后走向舞台,接着是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至此,音乐中,瑞典国王为获奖者颁奖。在一阵阵而列的掌声过后便是获奖者的发言。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为宙。当我们看水的波纹一样从中心散开一直到达彼岸,但水却没有动过,我们只注意了波纹却没有注意到水的存在…………,”正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是来自中国44岁的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流川,他就是本届的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2045此时的中国已经是人才辈出,呈现出年轻化,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8名诺贝尔奖得主,年龄平均均在40岁左右。

    2045年12月15日中国新疆:南疆若羌地区

    大漠戈壁,几辆军用越野车飞驰而过,原本的道路瞬时出现了一条灰色苍龙在广袤的戈壁上飞驰。

    “907!907!!”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呼喊

    “907收到!”

    “到达指定位置后,摆设仪器,注意安全!”对讲机里又传来一阵呼喊。

    “是!明白!”一名陆军少校接到上级指令后用对讲机严肃的回答着。他就是秦一龙,身高178,陕西咸阳人,别人都说他长得像兵马俑。他们这是在进入罗布泊的地球之耳地区。

    “这真是见了鬼了,人突然就不见了,营长,你说那个人会不会遇到外星人?”一位上士开玩笑的说到。

    “遇到你个头!美国大片看过了吧?开好你的车!”少校军官命令道。然后一改刚才严肃的表情,回头对后排座位的非军队人员说到“陈教授,前面100公里就是地球之耳了,根据北斗导航准确的定位,现在还有98.4公里。您看在哪里布置设备?”秦一龙看了看手上的全息投影设备说到。这里说的陈教授就是刚刚从瑞典回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陈流川。

    “在40公里处吧。”陈流川缓缓说道,一旁的少将军官的也点头示意。

    距离地球之耳40公里处。车子缓缓刹住,北斗设备显示为40.0005公里。

    “首长、陈教授,到了精确40.0005公里”少校军官向后排两位汇报着。

    “小伙子,水平可以啊,0.5米误差!”陈教授拍了拍前排上士司机的肩膀说道。

    “嘿嘿谢教授夸奖!”身材彪悍的上士司机张保卫憨笑这回答,他是他们团汽车连的代理排长,操作技术堪称一流。

    陈流川和后排的少将军官刚一下车,寒风就向他们袭来,12月中旬的若羌温度在零下十几度,但是风力一般会在6级左右,能够感受到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身着军大衣的陈流川不禁一个颤抖,而当他看到只穿了一套西装的少将军官时不禁感叹,用羡慕又尴尬的语气说:“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手无缚鸡之力啊!老哥,您比我年长却比我穿的少,惭愧惭愧啊”

    “陈教授,你可别这么说,你用的大脑,我们都是粗人”少将军官笑着回应陈流川。

    “报告首长、陈教授设备已经按照指定位置摆放,我们已经通过量子通讯向基地汇报”少校军官立正报告到。

    “很好!”少将军官赞许秦一龙说,然后转头问陈流川“陈教授,您看下一步我们怎么做?”

    “真不愧是精英啊,短短20分钟就布置完毕,换做是我的学生还不得整个2小时。”陈流川笑了笑说道“老哥,您就留在这里,我和一龙去地球之耳就行了”

    “这可不行?你的安全可是最重要的”少将军官这么说是因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是国家的人才,是无价之宝,他一个将官可以有危险,那是军人的职业性质,而陈流川不行,他一个人可低数十个将官。少将军官说什么也不让陈流川一个人去。

    “老哥哥,你听我说,你留在这里,看管设备和调试设备,之前我都给你说过怎么调试的,其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