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带着农场混大唐 > 第四章 这个时候,应该悲壮一些才对!

第四章 这个时候,应该悲壮一些才对!(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href="39226286.html" target="_top" 上一章 ←  → 

    
    李愔从容的笑了笑,接着道:“刚才三哥问我,这如何可能?但我想反问一句,这又如何不可能?我来打个比方,在我说完之前,请不要打断我。若我大唐每亩土地可产出10石粮食,每户农户耕种田亩50,共可产出500石粮食。扣除100石为田亩税,100石来食用,还余300石,每石可酿酒30斤,3石可喂成猪一头鸡鸭鹅若干……所以,归根结底,我大唐想要富起来,就要先解决一个最难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一亩土地可以产出10石粮食。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先前所说的一切,想要实现,就只剩下时间问题!”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李愔这是在说笑,但是,当他们仔细考虑了李愔的话之后,发现李愔说的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只是,每亩地产出10石粮食,这可能吗?现在上等良田,精心照料,也就产出3石而已。

    李世民却是双眼放光,脑子里忍不住幻想起李愔先前说的那番光景,若大唐真能如此,历朝历代的所谓明君,谁能与自己相比?

    “愔儿,你可是有办法?”李世民没注意到,自己的语气都有些发颤。

    李愔笑着说道:“父皇,我没有办法。”就在李世民脸色一变,以为李愔是戏耍自己的时候,李愔接着说道:“但不代表天下人就没有办法,不知父皇可有想过,为何同样的田地,同样努力耕种,有人一亩四百斤,有人一亩二百斤?那我们为何不让能够产出四百斤的人将耕种之法传于产出二百斤的人?还有,不同的良种,每年收成也不相同,我们为何不让大唐农户都去种良种呢?再一个,大家都知道,有一头耕牛,可以让几户农户每年都节省大半力气,我大唐耕牛不多,但能否想出东西来替代耕牛?”

    “儿臣还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历朝历代,都主张以农为本,但是,包括我大唐在内,真的是以农为本吗?可我看到的却是历朝历代都在拼命的压榨农民,却没有对农民有一点的付出。”李愔说着说着,就有些犯病了,一些东西就忍不住想要吐槽。

    “胡说八道!”长孙无忌站了出来,“我大唐三十税一,历朝历代,没有比陛下再体恤百姓的皇帝。”

    三十税一,这个李愔倒是了解。三十税一并不是指每收入三十块就要交一块钱的税,它的意思是,每十块钱,佃户要交给地主三块,然后,地主再从这三块中,交一块钱的税,这才是三十税一。同样,还有十五税一,其他的都跟三十税一一样,区别就是佃户和地主的分成比例是五五分。说白了,依然是每亩地十块钱就要交一块钱的税。

    李愔笑了笑,然后,摆出一副我不屑跟你争执的样子,继续道:“我们要做的,是让农民的收入成倍,几倍的增加,到时,哪怕他们的税赋也几倍的增加,但对于农民老说,他们实质上得到的好处才是最多。同样,朝廷可以收上来的税赋才会更多,这才叫利国利民!”

    李世民点点头道:“说的有些道理,只是此事……”

    李世民多少有些失望,作为一个执政者,经历过史无前例的蝗灾,他比李愔更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他也曾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收效甚微。

    就在这时,李愔又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父皇只需给儿臣十亩薄田,钱五百,儿臣在三年内,若不能让这十亩薄田亩产过10石,儿臣愿自削为平民,免得为我皇家丢脸!”

    此话一出,不仅群臣,连李世民都有些动容。

    所谓君前无戏言,哪怕李愔是皇子,这话一旦当众说出来,将来就必须要去履行!

    先不说李愔能否做到,就凭李愔愿意放下皇子身份,去与农耕为伍,这一点,怕是没有其他皇子能够做到。

    李世民握了握拳头,这才是我李世民的儿子!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父皇分忧。同时,他心中有些愧疚,看来,以后不要再对老六太刻薄了,虽然老六以前顽劣了一些,但今日一看,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不过,李世民对李愔能够让那十亩地亩产十石这一点,并不抱任何希望,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古今那么多先贤都没人能够做到!

    李愔心里却急了,快答应啊!

    他之前说那么多,无非就是为了最后这个‘军令状’做铺垫。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将农场内的一些种子拿出来耕作,同时,也不用继续整日困在这皇宫。外面的逍遥日子可是在等着他呢!同时,他还不想早早的就被赶出长安,给赶到封地去,长安才是世界中心!

    至于三年后?那时候,他肯定能够将农场升级到可以购买玉米种子的级别,拿出来种的话,一亩地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