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带着农场混大唐 > 第六十六章 悬而未决!

第六十六章 悬而未决!(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href="39226868.html" target="_top" 上一章 ←  → 

    
    就在群臣等着孔颖达透漏出一些有关仙粮信息的时候,孔颖达竟画分一转:“来到梁王殿下那里,老臣正巧遇到殿下在教几个孩童读书。”

    李世民惊讶道:“愔儿自己的书都没读好,还去教别人读书?这孩子,看来朕得管教一下才是。孔先生放心,朕这就下旨将梁王申伤一番!”李世民这话,要多假就有多假,前面还叫李愔为‘愔儿’呢,后面就改成梁王!

    孔颖达笑道:“陛下,这倒是不必,老臣倒是觉得陛下该奖赏梁王殿下才对。梁王殿下教授几个孩童的方法,让老臣大受启发,老臣今日要说的正是这件事。”

    “哦?愔儿竟能让孔先生得到启发,朕倒是想听一听了。”李世民故作很有兴致的道。

    好吧,群臣目光在空气中交汇,这俩人,一唱一和,当大家不知道你们是一伙的?配合的要不要这么好?

    孔颖达道:“陛下,朝堂诸位,老臣先给大家诵读一篇文章吧!”

    清了清嗓子后,孔颖达双手负到身后,朗声读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一直到大唐这里结束,李愔就算再怎么傻,也不会将《三字经》大唐之后的故事也给写出来吧!

    孔颖达刚停下,房玄龄便道:“好文章,此文章朗朗上口,词义简单,又蕴含哲理,想必,仲达这文章,是为蒙学所作吧?”

    魏征也道:“陛下,老臣以为,仲达这篇文章,可以发到各州县,由各州县普及下去。”

    仲达是孔颖达的字,两人跟孔颖达关系都不错,所以称呼他的字。而李世民则是称呼孔颖达为先生,以示尊重,毕竟孔颖达除了是孔子后人外,还是李承乾等一群皇子公主的老师。

    孔颖达打断了众人的恭维,笑着说道:“诸位莫要给老夫脸上贴金,此文章,乃梁王殿下所作。不过,让老夫所看重的,却并不是这偏文章,而是这篇文章当中的一种断句符号。古人之言,隐晦难懂,若想读通,则必须先断句,而有了这种断句符号,今日之后,我大唐读书人,便不必承受断句之苦。”

    接着,孔颖达将李世民告诉他的那些标点符号,分别说给众人。

    群臣反应不一,武将们对这种事向来是无所谓,反正他们又不读书!

    而文臣们,想法就多了。心里比较阴暗的就会想,凭什么我读书的时候被断句难道过无数次,以后的读书人却可以不受这种苦?这太不公平了吧?

    心灵豁达的人,认为这是件好事,读书变得容易,那么读书人就会变多,这个道理不难懂。

    更多的是利益至上者,在考虑着这件事会不会侵害到自己的利益,或者是能够从这件事情上获得到什么好处!

    第一个站出来声援的人是马周:“陛下,臣以为此法可行!”

    马周站出来,众人都不意外,因为马周出身贫寒,这东西,虽不算是为寒门子弟量身打造,但是很显然对寒门子弟更加有利。

    “臣却以为不妥,圣人、上古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东西,若是妄加改动,岂不同欺师灭祖?哼,若是连断句都学不会,还配当一个读书人?我辈读书人当不畏险阻,而不是前面一座山,我们却绕过去……”

    没等这人说完,马周便反驳道:“吴侍郎,你这话说的不对。没错,我辈读书人确实该不畏险阻,但是,遇到一座山,我们为什么不能绕过去?节省下时辰,多赶些路总比你在深山里被狼叼走的好!”

    这已经是人身攻击了,吴侍郎如何能忍:“马周,你狂妄……”

    “咳!咳!大殿之上,成何体统!”房玄龄咳了两声,先不说这件事一看就是李世民在带头,就说马周现在是在门下省跟他混的,他就得罩着啊!

    “就是就是,俺老成还没说话呢,你们就吵吵起来了。要我说,这事情要得,有了这断句什么的玩意,俺家几个臭小子说不定还真能学点东西。”程咬金道。

    程咬金对这种事无所谓,反正事不关己,自己添把火,说不定这些文人们自己就感伤一架呢!何乐而不为?

    尉迟恭跟程咬金俩人,有点相爱相杀的意思,平时俩人总吵,但关键时刻,俩人却很有默契。

    “要我老黑说,这东西没什么用,反正我家那俩小子,就算我拿刀架他们脖子上都不会读书。”

    “尉迟黑子,你诚心跟俺过不去是吧?来,来,咱俩走几招!”

    尉迟恭冷笑道:“老妖精,有本事大战三百回合,谁还不知道你那三板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