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文艺青年的90天日记 > 兀自生长

兀自生长(第1/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向来是不喜欢喧嚣的,无论是外放的音乐,或是争吵,或是喋喋不休的所谓的“关心”,至于道理、道德、谴责、奚落、或是夸奖的声音,于我而言,这些都太喧嚣。

    很喜欢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说,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我不想学什么人性,也对外界的热闹不大感兴趣,喜欢从来是件私密的事情,需要大声宣告的多半自己也是心虚的,能够大声说的多半也是掺杂着某些动机,讨好,奉承,或是为自己造声势。这样的声音,也只能扰乱那些心神不定的人吧。只不过这样的人,今天能被你的声音打动,明天就可能转而被更大的声音打动。而这样的声音什么时候能停止呢?

    对于没有主见的人,要做出选择是很难的。眼花缭乱,布满荆棘和诱惑,心不曾安定,左右摇摆不定,患得患失,诚惶诚恐,什么都想要。可说到底,我们终究只是人而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定律。

    从人的构造而言,人只有一张嘴,却左右各有一耳朵,一双眼睛,却也不可能做到左右、身前身后都不错过。若一味的想着挑最好的,眼睛会花。

    记得读书的时候,学过这么一个故事《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来,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后来,又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于是,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再后来,又看到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又遇见兔子……最后,小猴子空着手回家了。

    这是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那时候,总觉得小猴子真傻。干嘛不抱着所有的东西回家呢?后来,自己经历一些事情,才发现原来自己和小猴子下山并没有多大区别,原来自己也挺傻的。

    无论是小猴子也好,或是自己,终究只有一双手,能拿得住的也无非是那么多,一个大的玉米,几个桃子,或是抱个大西瓜,顾此失彼,无法都要。甚至,“见过玫瑰的人又怎么会看上路边的野花呢?”

    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觉得什么好,只是觉得什么高兴,而兴趣能维持多久?热爱一件事情能坚持多久?何况世间是多么的繁花似锦,诱惑何其多?

    这几年,新出来很多流行的音乐,有些还挺好听的。可依旧不习惯将这些外放,即使朋友外放也多少会觉得难受。这不是分享快乐,而是在制造噪音。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明明可以安静的享受自己的时光,却被迫着被打扰,可又偏偏奈何关系摆在那里,不好说,也没法说。

    当然,这种事情可大可小,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多半是不懂自爱吧。不懂自爱的人才会不顾旁人的感受自顾自己的享受,甚至连自己的享受也不见得多享受,毕竟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选择这种,着实不明智。

    听音乐,戴上耳机不是更好?若是真心的想和别人分享,何不先征求一下对方的建议?如此强行的叫人听,于自己而言,这声音已经失去了纯粹,被外在的一切所干扰,所吸收,最后连原本属于作品本身的真都流失了。若是真心想和别人分享而不先征求对方的意见,谁知道对方是否真的情愿呢?那么强行的干扰,于朋友而言,着实影响。

    记得之前看过这么一句话,你说花是漂亮的,他说花也有不漂亮的,于是你说花既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这句话粗看好像没什么意思,可是往深处想,即使你说花既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你就能得到说“花也有不漂亮”的人的认可吗?别忘了,在这之前你也有说花也有漂亮的,这可不就是在反驳他的观点吗?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犯着同样的错误呢?以为迎合就是双赢,殊不知这是两面不讨好,即没有了自己,也得不到别人真正的认可。因为,在别人眼中,你过于圆滑,始终不是属于他们的同类。不够纯粹,不够干净,不够坚定,像墙头草,看似聪明,可事实呢?

    我爱音乐,我也乐于和朋友交谈,偶尔我也喜欢说一大堆的话,但更多的时候,我更喜欢沉默。人越长大,似乎越没有了力气去为某件事热烈地争辩,也不再有什么事值得去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能用语言道尽的多半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吧?何况表达的方式那么多,而珍贵的在喧闹中被淹没,变得分不清重点,叫人看不清,也听不明白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些没主见的人而言。而多少人又是没有主见的呢?

    何况,当你把时间花在说话上,就意味着你的行动上必定迟缓。而扰乱别人呢?别人将报以你什么呢?

    所以,关于“声音什么时候能停止”,我的理解是学会沉默,找到自我,而不盲从。

    所以,在沉默中兀自开花,自生自长,这也是自爱。自爱,才能做到推己及人,才能爱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