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泥巴墙的记忆 > 第四章 浏阳蒸菜与楚国大夫

第四章 浏阳蒸菜与楚国大夫(第1/6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01黄茅尖有祭灶的习俗

    传说魏熹生活的那个年代,有一对姓张的兄弟,哥哥是个泥匠,弟弟是个画师。哥哥垒灶的手艺高,大家都尊称他为“张灶王”。张灶王善于调解纠纷,垒灶的时候遇上家庭纠纷,他总能帮人家调解好。张灶王活到七十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就升天了。张灶王去世以后,张家人自己却陷入了家庭纠纷。张灶王在世的时候是一家之主,家里平常什么事都听他的安排。他弟弟只会画画,从未管过家里大小事情。面对几房儿媳妇吵着要分家,张画师不知如何是好。在张灶王逝世一周年的祭日那天,张画师忽然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把全家人叫醒,他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到灶屋里来看一出戏。只见黑漆漆的灶屋里,风吹着烛光,忽明忽暗,灶屋的墙壁上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全家人都惊呆了。张画师说,“我刚刚在梦中见到了大哥大嫂,他们已经羽化成仙了,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几个平常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了。大哥知道你们正在闹分家,非常不高兴,准备上天禀告到玉帝那里去,年三十晚上他会下凡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张画师这番话以后,个个惊恐不已,立即跪在地上磕头,慌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他们的罪过。从此以后,经常吵吵闹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全家从此平安相处,安宁度日。这件事情后来让街坊邻友知道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都前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屋的墙壁上的灶王,是张画师预先绘制好了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他的儿女侄媳的,不料这个方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们来找张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他们。这样一来,家家户户的灶屋里都贴上了这位张灶王的画像。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根据史书上的记载,这个祭灶风俗在魏熹生活的时代开始形成,历朝历代都延续下来了。黄茅尖的人,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祭灶,宰杀了过年牲畜的都要点上香烛来敬灶王爷,求灶王爷保佑来年平平安安,丰衣足食。

    02魏熹可能带来了炊具——甑

    甑,音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2甑子,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3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如曲颈甑。从上面解释看出,这种炊具最早是一种瓦制炊具,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广韵》古史考曰:黄帝始作甑。既然祭灶的风俗起源于魏熹生活的战国时期,而甑又是我国最早的瓦制炊具之一在魏熹生活的年代就已经存在,魏熹住在黄茅尖山顶上四十六年,他从河南搬迁到浏阳居住,以其谏议大夫的身份,极有可能带来了甑这种炊具。

    黄茅尖上有许多野生植物,比如蕨菜、大笋子、小笋子、板栗、阳桃饭,一到春天,漫山遍野都是,这些植物采摘回去,黄茅尖的人都是将它们放进木甑里蒸着吃。山上的野生动物也有不少,黄茅尖人见过的就有黄鼠狼、豺狼、野猪、野兔、野鸡、华南虎、猴子、山羊等,我家的鸡半夜被猴子抓走过多只,只听见鸡叫几声,爬起来一看,只剩下一地鸡毛;山羊在商朝的时候就有被饲养的历史,这种温顺的动物极有可能被魏熹饲养过;我家饲养的黑山羊放出去吃草时被豺狼咬死过多回,等到我们赶到的时候,只剩下几块山羊骨头。黄茅尖的人近几年从老虎嘴里捡到了半边野猪肉,我小时候和大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拿着辣椒去石岩里把小野猪熏出来过,胖胖的小野猪被村民们蒸着吃过。魏熹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六年,极有可能为了生存而驯养过野猪。魏熹要烹饪这些动物的肉和野生植物,当时的炊具又是甑的话,他就应该利用甑来蒸饭蒸菜。

    03战国时期的灶屋

    魏熹在黄茅尖上建的茅草屋,至少有三间:供他睡觉休息的茅草屋,叫睡房。为了方便晚上起来如厕,斜靠着睡房必然要建一个简陋的茅厕,上面盖黄茅,下面挖了一个粪池,粪池上面盖着木板,如厕的时候将相邻的两块木板移开,如厕完毕又将相邻的两块木板扣拢。睡房的不远处要建了一个做饭和吃饭共用的茅草屋,叫灶屋或者吃饭屋。这个茅草屋里面有明火,为防止不慎失火的时候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所在的位置与睡房的位置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个做饭和吃饭共用的茅草屋就是黄茅尖最早的灶屋。

    魏熹在做饭吃饭屋里用三五块石头就可以垒起一个灶。这间屋里放着他那个时代的炊具,有镬、甑、鼎等。镬是指无足的鼎,用于煮肉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锅子。甑是用于蒸食饭菜的烹饪陶器,造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用以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个有穿孔的箅,水蒸汽从这里通过;下部是鬲,用它可以煮水,可烧火加热。甑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鼎是用来烹煮食物的,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从周朝开始,贵族身份的人还用它来吃饭,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