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泥巴墙的记忆 > 第六章 难忘的山村小学

第六章 难忘的山村小学(第1/7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茅尖去年生了十个,今年又生了七个,产妇年龄最大的五十岁,最小的十八岁。”公社干部杨彩霞一边统计全公社的生育情况,一边对黄茅尖的生育情况感到惊讶。一个人口不到两百,户头不足三十的黄龙大队,在一九六五年、一九六七年的生育数字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值。我是一九六八年出生的,杨彩霞说的那个十八岁生孩子的人其实就是指的我妈。

    “晚上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文化娱乐活动,他们不钻被窝,你说他们还能干什么呢?”另一位公社干部田加雨经常到黄茅尖去,他熟悉黄龙大队的情况,接过杨彩霞的话打趣道。

    “你呀,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正在统计人口的杨彩霞扭头看了一下田加雨,绯红着脸低声骂道。

    过去,黄茅尖的人口出生数量很少,因此公社从来没有考虑过在这里来办学。山上的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只能到山脚下的马安小学去读书。一九五八年,黄茅尖也突然跃进到要办学校了,这个消息让黄茅尖的孩子们特别高兴。我爸爸是七岁那年上的马安小学,一九五八年已经读完了一至三年级,黄茅尖的小学可以办到四年级,我爸爸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在这里读了一年。与我爸爸同年龄甚至比他年龄还大的人仍然有些人从来没上过学,也在这一年走进了小学。一九六七年那年生了十三个孩子,这十三个孩子后来支撑了黄龙小学最后一届高小。我出生那年虽然也生了七个孩子,但我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01民居当校舍

    黄茅尖上办的这所学校叫黄龙小学,一开始只办初小,后来才发展到办高小,高小只办了两届又只办初小了,九十年代初因生源问题停止了办学。

    黄龙小学的第一个校舍是一间民房。一九五八年,农村实行大兵团作战的劳动管理模式。我爸爸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实施这种劳动管理模式第一天的情景:早上起来,我娭唧已经开始蒸饭了,突然我公唧跑进来说,不要做饭了,都到陈家坡里去吃饭。家里马上就灭了灶里的火,全家人往陈家坡里跑。到了那里的时候,看见黄茅队的人都集中在陈家坡里了,统一做饭,统一开餐,我们自己家里的房子都不住了,大家都集中住在陈家坡里了。正是在这个时候,大队部可以自由调用民居,斑竹队良璋家的房子就被腾出来做了黄龙小学的教室。

    这间房屋原来是用木板隔开,分成上下两层。上面一层,良璋先生在上面放了一些杂物,在楼板上开一个四方形的口子,将楼梯伸进去以后,踩着木楼梯就可以上二楼取物件了;下面一层则是用于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禳鬼避凶的地方。大队为了将这个房屋改造成学校,请木匠做了一张供老师缓步上二楼的木板楼梯,并且在楼上还做了老师备课用的办公桌、办公椅和睡觉用的行军床。大队还根据当年摸底的招生人数,安排人将木匠打造的二十四张新课桌、一个新讲台、一根教学指挥棒、一张课堂座椅放进了一楼的教室。墙上张贴了汉语拼音图画,课桌上摆放了一盒白色粉笔、一盒彩色粉笔。等到各个年级的课本到齐了之后,黄龙小学第一班就开学了。

    黄龙小学第一班招收了二十四名读初小的学生,其中男生十六名,女生八名。采取复式班教学,一个老师教四个年级。一个叫阳兆环的中年老师成为了黄龙小学的第一任老师。一名二十四岁的童养媳成了黄龙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学生。我爸爸和我妈妈也成为了黄龙小学第一班的学生,我爸爸直接进来读四年级,我妈妈则是在黄龙小学读一年级。因为办的是复式班,各个年级都在一个复式班里上课,我爸爸和我妈妈就成了同班同学。

    作为黄龙小学第一班的学生,我爸爸只读了一年就得继续下山去读书,因为黄龙小学设立之初没有办高小。我爸爸的五年级和六年级一期是在滸溪学校读的,他每天从黄茅尖走到滸溪学校要走两个小时。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走到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敲响上课铃了。放学以后走的是上山路,时间更长,两个小时还不够,每天走到山脚下就天黑了,要一路打着火把回去。我爸爸的老师可怜黄茅尖的孩子,让黄茅尖的学生放学以后不用排队浪费时间,允许下课以后直接背着书包回家。这事没几天就被校长发现了,冷血的校长跑过去把我爸爸他们抓回来排队,对黄茅尖的孩子一点照顾也不同意给。这种跑学的日子我在十二岁的时候也经历过一个星期,每天走上四五个小时的路以后,上课无精打采,回家精疲力竭,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学习。我爸爸因此在五分制的考试中只能打两分,这让我爸爸非常担心自己考不上初中。我爸爸在他舅舅的帮助下转到青龙学校读完了高小,他在青龙学校可以寄宿,于是把跑路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成绩也直线上升。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们班上有六十个学生,考上浏阳七中初中班的只有八个,我爸爸是其中一个。我爸爸和我讲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感叹黄茅尖人读书的辛酸,他虽然只在黄龙小学读了一年,但那一年在他的一生中是无比甜蜜的一年。生长在那种交通不便的山区,每天只要走一两里路就可以去上学,在我爸爸看来,无论黄龙小学的教学条件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