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123节 军事教官

第123节 军事教官(第1/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华此次来到上海,除了创办江南兵工厂外,还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成立了“上海外贸公司”和“上海烟草公司”,前一个公司专门负责他本人跟国外进行对外贸易{重中之重是军火},后一个公司专门负责生产中国本土的香烟,为他赚钱敛财。香烟的暴利是无需多言的,夏华对这个大财源一直念念不忘,法国人和古巴人已经在九年前即1843年创办了纸烟厂,生产出了类似后世香烟的纸制卷烟,并且,中国人此时普遍地还没有抽香烟的习惯,使得中国这个巨大无比的市场处于空白状态中,因此,夏华让威尔逊帮他从古巴进口了几套香烟生产机器,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烟草公司,生产“上海牌”香烟。至于香烟的原料也就是烟草、烟叶、烟丝,中国境内各地都能栽培种植,最好的烟草产自云贵,这不是问题,夏华可以在江南一带栽培种植烟草,也可以派人前去云贵收购烟草,虽然云贵还处于清zhèng fǔ统治下,但夏华完全可以进行暗中私运,毕竟清zhèng fǔ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并不是很强,大不了再花点银子收买沿途的一些清廷官吏。另外,为了确保自己的香烟能够畅销,夏华“发明了”用棉花制作的“香烟过滤嘴”{香烟过滤嘴在1925年才被发明},使得“上海牌”香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配备过滤嘴的香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问题:夏华提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让自己的无数同胞染上烟瘾,是不是过于缺德了?这个大问题其实正是夏华犹豫到底要不要创办中国第一家烟草公司的心理障碍,后来,他想通了:香烟的全面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大趋势,自己不干这件事,也会有别人干,早晚都是一样,既然如此,何必让别rén dà赚特赚,却要亏待自己呢?另外,就算中国人不抽香烟,中国人现在都已经普遍地抽鸦片了,鸦片的危害性比香烟更严重,让中国人抽香烟总好过抽鸦片吧?推广香烟在客观上还能抵制鸦片的进一步泛滥。想通后,夏华掏出十几万两银子,创办了“上海烟草公司”和“上海牌”香烟。

    除了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外贸公司”和“上海烟草公司”,夏华还在扬州成立了“扬州盐业公司”,在苏州和杭州成立了“苏杭纺织公司”,并且还在太平府成立了“太平矿业公司”。

    江南钢铁公司、上海外贸公司、上海烟草公司、扬州盐业公司、苏杭纺织公司以及太平矿业公司,夏华一口气成立了以上六家公司,不但是太平天国独一无二的,也是整个中国{满清}独一无二的。夏华此举提前了十多年展开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史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才开始的。以上六家公司的“主人”自然都是夏华,夏华掌握着它们,就等于初步地掌握了太平天国的、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命脉,同时也拥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国内财源:钢铁业、外贸业、烟草业、盐业、纺织业、矿业。夏华的这些公司在性质上类似于太平天国的“江宁织造”,都是把大批的、分散的个体经营手工作坊整合一起,形成大型官营垄断企业,不过,夏华因为有后世头脑,更懂得如何经营,一方面雇佣、招募、培训技术人才,一方面不断地升级、改进、增多机器设备,同时对员工实行合理的奖罚制度,洪秀全给江宁织造的工匠是不发工资的,夏华则不同,他是发工资的,毋庸置疑,夏华的员工要比洪秀全的工匠更有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说到底,谁愿意无偿工作?

    以上六家公司看起来是分散的、互不相干的,但由于都属于夏华,因此在后来被称为“明王集团”。明王集团的主人是明王夏华,负责总体管理的人是胡雪岩。胡雪岩在杭州府成为夏华的俘虏后,夏华一直好吃好喝地善待他,又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和后世的先进思想成功地给胡雪岩“重塑三观”,再安排一些手段让胡雪岩大开眼界,知道世界是何其的浩瀚和广阔,使得胡雪岩没过多久就像冯子材一样对夏华死心塌地了,继而竭心尽力地帮助夏华管理夏华在国内创办的商业帝国,将其经营得日益红火、日进斗金。历史上,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棠。

    除了创办兵工厂和几家公司,夏华这次来上海办的第二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讲武堂从南京迁移到了上海。

    讲武堂是夏华在桂林创办的整个太平天国、整个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现代化军事学校,其意义是无需多言的。随着太平军一路转战、太平天国一路迁移,讲武堂也随之一路搬家,最终定在了南京。但是,南京过于敏感,各方面势力太多,夏华为了“保护”讲武堂,向洪秀全和杨秀清提议“把讲武堂搬离繁华富庶的天京,以免学员们沉浸安逸从而不思进取、丧失危机意识”,洪秀全和杨秀清表示同意,夏华于是把讲武堂迁移到了上海。夏华之所以把讲武堂迁移到上海,是因为上海与广州是此时中国最开放的地方,上海境内还有英法美的租界和军队{虽然数量不多},可以让讲武堂的学员们多多地与外界接触,开阔眼界和见识,吸收西方军队的优点和长处,最终变得更加优秀。

    迁移到上海后的讲武堂把校址定在了黄浦江边,使得该军校后来被通称为“黄浦军校”。得知此事后的夏华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