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从登基为帝开始 > 第63章 免除赋税徭役

第63章 免除赋税徭役(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于太仆寺少卿丁绍和工部左侍郎郭正平的讨好。

    朱由检不吝啬自己的夸奖,直接道:

    “如今大明正处于水声火热当中,朕知道你们都很难,朕也很难。”

    “特别是工部和太仆寺,你们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旧竭尽全力筹集赈灾款项,朕甚感欣慰。”

    “如今这户部和太仆寺的正官正空缺着,朕以为两个部门都不可无人管理。”

    “今日起,丁绍升为太仆寺卿,授嘉议大夫;庞正平升为工部尚书,授资善大夫。”

    二人皆是一喜,立刻跪在地上:

    “臣庞正平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丁绍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原本就是想讨得皇上欢心。

    没想到这马屁拍得好。

    皇上一句话。

    他们直接就成了正官!

    太仆寺卿为太仆寺正官,为从三品。

    工部尚书则为工部正官,为正二品。

    至于嘉议大夫和资善大夫属于官职的散阶虚衔。

    即便如此,也是有品级的。

    嘉议大夫为正三品,而资善大夫则为正二品。

    比起他们之前的官职。

    这就是升了职,加了薪了。

    丁绍和庞正平两人心中简直无比的兴奋。

    这让在一旁的户部尚书郭允厚觉得有些不舒服。

    早知道自己就多出一点了。

    哪怕是难点,

    只要皇上高兴了。

    指不定自己也会有嘉奖的。

    朱由检视线落在了户部尚书郭允厚身上,说道:

    “户部尚书郭允厚也很不错,朕知道户部很难,能拿出十五万两也是你对百姓的关心,朕很欣慰。”

    郭允厚此时连忙道:

    “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虽然只是口头上的嘉奖。

    可是原本心中的失落也稍微少了一些。

    如今他也算是知道了。

    以后只要积极为皇上办事,必然是会得到嘉奖的。

    就如同丁绍和庞正平一般,由于拨出更多赈灾款项,直接成为了部门的正官。

    而他郭允厚也不是不为皇上办事。

    只不过是太过于例行公事了。

    导致最后只获得了一个口头表彰。

    不仅仅郭允厚看出来了,其他殿内官员也都看出来了。

    不过,户部、工部和太仆寺拿出来的钱也都是朝廷的钱。

    若是为了获得皇上嘉奖。

    让他们拿自己的钱财出来。

    那是断然不能够的。

    在大家心里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

    朱由检的大脑也在飞速的转动着。

    这时,朱由检又道:

    “如今这陕西赈灾的银两已经有六十五万两了,可这对于陕西百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即刻从内帑拿出五十万两用于此次赈灾,这样下来就一百一十五万两了。”

    “除此之外,陕西凡受灾之地全部免除赋税徭役三年。”

    话音落下,众大臣纷纷低头高呼:

    “皇上圣明仁德,是大明百姓的福气!”

    朱由检看着这些或真或假的大臣们。

    心中便是觉得好笑。

    这几天。

    朱由检不仅仅是批阅了奏疏。

    还清点了一下天启皇帝给他留下的内帑。

    内帑属于皇帝私人金库。

    天启皇帝时。

    为了平定辽东,拨付辽饷。

    朝廷户部拿不出钱的时候,一些钱都是从内帑拨出的。

    而如今。

    内帑现银总计不过一百三十多万两而已。

    一百三十万两似乎不少。

    然而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说。

    如今大明财政十分艰难。

    无论是朝廷国库还是皇帝内帑都没钱。

    可即便如此。

    陕西民变一事必须得解决。

    这五十万两肯定是要拿出来救急的。

    当然,朱由检知道。

    这一百一十五万两根本不足以解决这一次的旱灾。

    不仅仅是他知道。

    下面一众大臣们也肯定知道,只是不说罢了。

    明初,米价便宜。

    一两可以购买一石左右。

    然而由于对外贸易,日本、南美出产的白银大量输入,造成通货膨胀,从万历开始米价就在上涨。

    如今一石大米要2两。

    明代一石相当于现代的153.5斤,一斤相当于现代的594.6克。

    在现代,普通成人一天要吃1.5斤粮食,一个月就需要45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