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时时文摘 > 66、中文系教授和中国文化

66、中文系教授和中国文化(第1/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66中文系教授和中国文化

    牟宗三曾经说过,现在的读书人,学位越高,离中国文化越远。一般而言,

    这确实是十分精辟的论断。但是,对于“专门家”呢?比如说,对中文系的教授

    ,这话是否成立?

    某网友寄来一信,发牢骚,说是向来访的三位北大中文系教授请教,却越看

    越觉得他们像官僚,谈起杜诗,还没他熟悉。读罢大笑,一信还过去:你也读了

    不少鲁迅,还不知道中国的教授是怎么回事?

    鲁迅当年在南京学工时,教地理的说:地球有两个,一曰东半球,一曰西半

    球。此等妙人,在大陆的学院里,如今是找不到了。但是要求的标准也不同了是

    不?像鲁爷这样仙台医专读不下去的,今天要是再去浙江师范教化学,学生不轰

    他滚蛋?何况,鲁爷在北京的体会——在大学做教授要有“纵横家”的手段,仍

    是后生小子“温故而知新”的好材料。

    大陆当然有很多极有学问的老先生。清末朴学大家的直系传人,至今还有活

    着的。前一阵子散宜生在中文网上贴过台湾一位中文系女教授的不管平仄格律、

    在古典诗词中按语意停顿的高论。她不是发明家,始作俑者是台湾今年的新科文

    学院院士梅xx。梅教授如果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大陆用这种文章套学位,论文一

    定被答辩委员会里的老先生丢出去。并不是说这些老先生水平比梅教授高,但是

    他们离中国文化比较近。另一方面,大陆如今的四、五十岁以下的中文教授,国

    学程度也就是这样了,个别杰出的当然不在此例。前几天偶然翻翻一本《鲁迅传

    》,是上海某大学一位中年有为的副教授写的。说到鲁迅幼年在私塾对课,作者

    知道大陆的读者不懂这一套,特地予以解说:“老师出一句「红花」,让学生按

    照词义和平仄,选相对的两字——譬如「绿叶」、「紫荆」来回答。”想想「紫

    荆」两字总不见得是排字工误植的吧,既然说了要按平仄来对,平声的「荆」怎

    么能对也是平声的「花」?对对子都不通,还不是照样在中文系授业解惑?

    中文系的教授,或许不至于学位越高离中国文化越远。但是要说他们离中国

    文化就一定比你我更近,恐怕也是要求过高,强人以难。

    而且还真有越学越远的。毛太阳亲手发掘的批俞平伯的两位小人物之一,那

    个头脑机警一些、57年没当上****的李xx,早已是中文教授。他的本事?学

    着俄国的杜勃罗留波夫,摆出评价《大雷雨》的架子,把林妹妹当卡捷琳娜打。

    说到《红楼梦》,笔者听过的最有启发的讲解,是一位治《易》的大师用易

    理来分析该书的结构。他甚至能把情节与人物的生辰八字对证。想想也是,曹雪

    芹还能有什么思想,除了中国的传统思想?网上红学大家方金坦认:他理不清《

    红楼梦》的结构。这确实是难题。买一副六十四卦的骨牌,每晚酒足饭饱后在桌

    上玩几圈。否则,怕是没戏。很多侈谈《红楼梦》的思想的人,见了第二回中贾

    雨村的“秉邪气而生”的理论,却认不出它与宋儒的“理气说”的关系。他们大

    概还是来美国糊弄洋人比较合适。

    其实洋人也不好糊弄。中国教授下牛劲学“张力”、“折光”,倒是有些洋

    人觉得这一套简直有“文化帝国主义”之嫌,中国的古典还是要用中国的思想来

    分析。一个美国人居然写了本用易理分析《红楼梦》的书。他指出,不像西洋的

    小说有时间上的sequence,《红楼梦》写的是人事的循环。因此,被大陆中文

    系教授骂扁了的(据说是削弱了前八十回的反封建意义)所谓篡改曹雪芹原意的

    “兰桂齐芳”,竟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的应有之笔。

    这样的洋文,很可惜,大陆中文系的大部分教授读不到。他们不懂外文。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