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第一寒士 > 第57章 海瑞

第57章 海瑞(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57章 海瑞

    

    竖日清晨,过了昨日的风雪,今日的雪落也终是缓了些。

    邯郸城中,也终于是有了些许烟火气,百姓从家中走出,各扫门前雪。

    “博儿,为父与李师辩经,乃是道学之争,你切不可因此对李师有半分敌意。”

    王夫子站在朱门前,右手牵着王博,黑须之上,也落了几分薄雪。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王博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对于王夫子的话,也只有一知半解。

    道学之争,笔墨言谈间的刀光剑影,焉不能比得战场之上的血肉拼杀。

    杀人诛心!

    自然是更为凶险。

    他为鬼谷传人,为一方夫子,自然会为李念生留几分薄面,自当为警醒对方,读书人,自当谨言慎行!

    王家门前,早已被清扫出一片青石小路,路净无雪,直抵太平高楼。

    “该走了。”

    王夫子喃喃,朱红色的大门被缓缓推开。

    “夫子要出来了!”

    不知谁高声叫道,两侧的邯郸百姓,纷纷驻行而视。

    青裘貂衣,沐冠而行,恰在此时,云层渐隙,露出一缕冬日暖光,照耀在王夫子的头与头冠,映照的耀熠生辉!

    漫漫修兮书路远,此刻在王夫子身上展现出的,便是读书人的浩然雅势。

    这一股书卷气,文人之风,宛如天成!

    刹那一瞬,青石路上鸦雀无声,郡城的百姓,不懂书中的道理,自然悟不得王夫子身上的奥妙。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有夫子之名,为天下人共知?

    王夫子凝神,拉着王博的手,一老一少,唯有青石相伴之音。

    读书人的风骨,大抵也就是如此。

    李念生站在庭院中,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从大门中迈出,已有多日未曾出行,雪覆的邯郸,自然有与往日不一样的风采。

    门前雪落依旧,李念生走了几步,脚踝处便已染了白雪。

    脚印留在雪中,一路上扫雪的人纷纷看向李念生。

    “李公子,王夫子学问深厚,便是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之际,也留下‘夫子高才’之美誉,等楼辩经,届时退一步也无可厚非。”

    李念生驻足,旁边的白须老人又重新拿起扫帚,清扫门前积雪。

    自打王夫子出现在楚地,郡城的人,便从未见过夫子与学问之上败于其他人。

    王夫子没输过,自然李念生也不会赢。

    “多谢老伯。”

    李念生微微一笑,双手兜在袖口之中,负于身后,仰起头看了一眼不远处高耸的雪

    大雪纷飞,宛如鹅毛般散落而下,老人将扫帚掷于地上,悻悻走回家中。

    “怎得雪又大了……”

    街路上已不见人影,青石路重新覆了大雪,李念生的身影,自然也消失在风雪之中。

    踏雪亦无踪,连带着雪地的脚印也散了。

    县丞府衙,一辆马车驶出,倏而卷起风雪,只留下车挂着的轻铃声。

    邯郸有高楼,此楼高约九丈,修于楚地建都,会盟国之际,号修楼以体天心,开万世河山!

    高楼有名,名曰太平!

    楼前,早已伫满了人影。

    楚地好读书之风,自然不缺读书人。

    “快看,夫子来了。”

    风雪尽头的青石路,缓缓走出两道人影。

    一老一少,宛如一大一小的两尊雪人,除却口鼻,满是白雪。

    “拜见王夫子!”

    楼前身形,纷纷拱手拜服,整片楚地,也唯有王家夫子,当得此殊荣。

    “无需多礼,我早已不是楚国大夫,诸位自当不必如此。”

    王夫子拍了拍身上的白雪,却是发觉王博得小手早已冻得通红,不知怎得,一路上皆有一丝暖意的手下,此刻却冰冷一片。

    “博儿,别紧张,随父亲一同登楼。”

    王夫子将王博抱了起来,缓步走向楼梯口。

    “夫子,热茶香炉已备好,另外那李家的狂生与郡丞大人还未前来,怕是你要先等一等了。”

    楚地读书人,唯王夫子为学首,李念生敢与之辩经,不是狂生又是什么?

    而此刻的李念生正哼着小曲,慢慢挪向太平楼。

    心里也不着急,自然明晓,王夫子今日之举,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他来此,也不全在王夫子。

    既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也就没什么要紧的地方。

    “太平楼于后世毁去,传闻有楚国各公王的留字,也不知是真是假?”

    李念生喃喃,想起后世书籍对太平楼的种种记载,不觉间,也到了楼前。

    “站住!”

    李念生猛的抬头,有些恼怒的看着身前的“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