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爹是千古词帝 > 第10章 端午诗会

第10章 端午诗会(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0章 端午诗会

    

    又过了一柱香的功夫,韩熙载终于回来了,在他身后还跟着三个人。

    “启禀国主,微臣摘选了三个作品,请诸位赏析一下。”

    第一位展示作品的是金陵城内的一名举人,一首七言写的很工整,对于景色描绘也算到位,勉强算个佳作吧。

    第二位展示作品的是一位年轻的翰林供奉,一首《西江月》委婉道来,意境上远胜之前那位。

    “下面请安福县令李中吟诵诗词。”

    只见一位中年官员走到观望台中心,这人相貌一般,气质却很不俗。

    看到他,台上下又引起不小轰动。

    “李有中(李中,字有中)也来了,他可是白鹿洞书院的才子啊!”

    “是啊!李夫子的诗词真可谓家喻户晓。”

    “洗耳恭听李夫子的大作。”

    ……

    李仲宣也听说过这位李中,他早年求学于白鹿洞书院,三十几岁已经名满天下,是南唐著名的诗人。

    “风暖汀洲吟兴生,远山如画雨新晴。

    残阳影里水东注,芳草烟中人独行。

    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

    盘桓渔舍忘归去,云静高空月又明。”

    李中不仅诗写的绝妙,吟诗的能力也不差,抑扬顿挫,委婉动听。

    “好诗!”

    说话的是李煜,只见他品了一口龙井,“李有中果然名不虚传。”

    国主都叫好了,底下人不管听懂听不懂的都跟着喊好。

    连见多识广的李仲宣也觉得这首诗确实不错,一看就是大家之作,把景色写的太美了。

    “阿父,这位李夫子的诗写的好美。”

    李煜摸了摸李仲宣的小脑袋,“宣儿也听出美了?”

    “嗯。”

    李仲宣点点头,“但是儿臣觉得这首诗意境不高。”

    哎呦!

    这句话把李煜说愣了,一脸茫然,“为何意境不高。”

    李仲宣笑了笑,转动小脑瓜,“这首诗写的都是景色,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虽然写的很美,也写出了世事无常的无奈,却没有写出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李仲宣的这番话让李煜包括在场的所有人哑口无言。

    七八岁的孩子竟然懂得“悲天悯人”?

    “儿臣想听阿父作诗。”

    李仲宣终于按耐不住,这是他爹也是他前世的偶像啊!

    李煜又是一愣,然后莞尔一笑。

    “好好,我儿想听,阿父就作一首。”

    我去!这可不得了,李煜要亲自作一首,虽然叫国主,其实他就是皇帝啊!

    今天的诗会能有皇帝留下一首作品,那肯定要记录到史册的。

    李煜站起身,踱步到观望台的边上。

    皇帝都移步了,王公大臣们也不敢坐着,陪着他一同来到江边。

    李煜望着宽阔的江面,眼中竟划过一丝恬静,似乎找到了他最渴望的生活。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

    快活如侬有几人?

    李煜的诗吟诵的感情真挚,那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浸透在诗句中。

    李仲宣暗自感叹,原来这首传世佳作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创作的。

    在他眼里这首诗几乎是李煜亡国前的最佳作品。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绝对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这首《渔父》一出,现场彻底炸锅了,写的简直太牛。

    所有的王公大臣都不知道该如何阿谀奉承,如何赞美了。

    李煜转过身,看着身后的李仲宣,“宣儿,阿父的诗可有意境?”

    李仲宣点点头,又微微摇头。

    “阿父的诗肯定流芳百年,但是国家危难,阿父是我大唐的君父,不是泛舟江上的渔父。”

    李煜被他说的呆若木鸡,在此国家危难之际,自己确实不该渴望悠闲恬静的生活。

    “唉!”

    李煜又拍拍李仲宣的小脑瓜,“宣儿说的对,阿父作为百姓的君父,一定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仲宣突然提高嗓门,“国主口谕:作为百姓君父,一定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后他“噗通”跪倒:“国主圣明,大唐万载。”

    紧随他之后,所有王公大臣,还有勋贵百姓,一同跪倒。

    “国主圣明,大唐万载。”

    ……

    “阿父,儿臣也以‘长江’为题做了一首《临江仙》,想要现场吟唱。”

    “哦?宣儿,你还会作词?”

    李煜吓了一跳,心说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