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汉中王传 > 第七十二章 骁将解围

第七十二章 骁将解围(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七十二章 骁将解围

    泰山贼军首领眭固也看到了北海的弱处,于是令手下大将管亥带兵准备寇掠北海。&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

    北海国位置大约在今天的山东潍坊、高密等地。孔融接到管亥来犯的军报,心里十分着急,赶紧召集主簿王修、部将武安国商议。

    武安国是个勇将,忠心可嘉,但是手上只有万余兵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武安是个复姓,得姓于战国白起。白起被封为武安君,其后人于是以武安为姓,这武安国先祖正是白起,很多人误以为武安国姓武。

    主簿王修对孔融说道:“北海兵微将寡,恐难以拒敌,为今之计,大人应即刻发书左右州郡,求取援军。”

    王修这也是没有计策的计策,事实上北海此时已经处于相当孤立的境地。泰山郡阻断了北海国与西面州郡的联系,只剩下东边的东莱郡和南边的琅琊国可以互相交通。而琅琊国属徐州辖境,陶谦也跟孔融一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哪里还有能力互相救援。

    孔融寻思,也没有其它办法了,于是立即作书,传驿周边郡县,希望能够招到义兵,无论多寡,总聊胜于无。

    没过几日,泰山管亥便带着兵马一路寇掠到了孔融所在的北海剧县(剧县是北海国郡治所在)。管亥所过之处,百姓钱粮,无一存留,皆被掳掠。沿路难民,纷纷逃往北海,都被孔融安置到了各县。

    管亥率军来到剧县城门,孔融、王修、武安国严阵以待。

    管亥望着城墙上稀稀拉拉的守军,心想这北海还不是囊中之物?于是上前叫嚣道:“北海相孔融出来答话!”

    两汉地方区划是郡国并行,郡称太守,国称国相。北海是国,所以孔融官职应该是北海相,如果见到“北海太守”,那就绝对是错误的说法。

    孔融闻言,上前一步对城门下管亥说道:“我就是北海孔融,足下何故引兵到此?”

    管亥见出来的是个文弱儒生,心里不禁更加轻蔑。我们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事实上,孔融是正儿八经的孔子第十九代孙,所以一直秉承家里学儒学文的传统。

    “我大哥眭固,你听说过吧?他叫我到你这北海借个二十万石粮食,你看怎么办啊?”管亥阴笑着说道。

    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北海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国,拿出二十万石粮食,那城墙上这些人吃什么?这可是孔融手下一万人一年的口粮。

    “足下英雄好汉,怎会不知我北海不过是一个区区小国,现在哪里拿得出二十万石粮食啊?不如待明年,我想办法去筹集粮草,到时候给首领亲自送去如何?英雄只要退去兵马,我孔融言出必行。”

    孔融想以此换取一些时间,不过这纯粹是痴心妄想。

    “区区二十万石粮食都拿不出来,你这北海国相可当的不怎么样!像你这种酒囊饭袋,不如趁早让贤给我,我保管把这北海治理的服服帖帖!”管亥口出不逊道。

    “大胆逆贼!竟敢辱我国相,是可忍孰不可忍!你有胆便攻城,我武安国誓死也绝不让你踏进城门一步!”

    武安国的话刺激了管亥,看样子是不打不行了。

    “鸣鼓!给我杀进城去,一个不留!”管亥恶狠狠的大声喊道。

    一时间,贼寇们如同蜂拥而上的蚂蚁,小小的剧县城,似乎瞬间就要被淹没。

    “国相!剧县城墙低矮,恐怕不能久守,不如让末将领兵杀出去,在城下与管亥那厮决一死战!也可缓解守城压力。”武安国建议道。

    孔融望着人多势众的管亥军,武安国的提议虽然有道理,但是出城的士兵恐怕是凶多吉少。

    “出城对战,虽然有助于守城,但你等却无异于送死啊!这如何要得?”孔融惋惜道。

    “武安国受国相恩已十年之久,今日以死相报,正是男儿当为!我若战死,请国相照顾末将妻儿老小!”说罢,武安国也不等孔融答应,当即带着三千兵马杀将出去!

    孔融望着毅然决然的武安国,感叹道:“义士啊!但愿苍天保佑!”

    武安国率军飞马出阵,城上守军压力顿时小了许多。管亥见被打的左支右绌的剧县城反而杀出一队兵马,心中也是吃惊不小。

    武安国手持一柄大锤,重五十余斤,迎面杀向贼军,左右贼寇纷纷丧命于武安国大锤之下。然而贼寇数量实在太多,倒下一群还有一群,武安国的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