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太子爷,快退位让贤吧 > 第十三章 民心!老翁的碎碎念!

第十三章 民心!老翁的碎碎念!(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老翁一下子就红了眼,沟壑纵横的苍老面容上老泪纵横。

    “年纪大了,让贵客见笑了。”

    老翁伸手随意地抹了一下眼角,复又有些不好意思笑道。

    “不过这位公子说得对,这大明会越来越好的。”

    “有汉王爷在,我们这些黎庶有盼头啊。”

    朱高煦面露疑惑,“汉王爷?”

    一提起汉王爷,这老翁脸上顿时就流露出几份别样的光彩。

    “对,就是汉王爷。”

    “自从两个多月前随着汉王爷来到了这地方,这日子可就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老翁眼中有些羞愧又有些庆幸。

    “贵客走南闯北,可能也听出来了。”

    “老朽不是辽东这里的口音。”

    “老朽原是兖州府人士,刚放弃读书时,着实过上了几年好光景。”

    “可惜,好景不长。”

    “洪武爷四年到七年间,连着五年大旱。”

    “为了逃荒,老朽一家竟成了流民。”

    “然后就这么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不过没有户籍,到哪里都受欺负。”

    “幸好,老朽碰上了汉王爷。”

    “老朽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当时汉王爷说要招收流民去辽东,给地给户籍。”

    “老朽一琢磨,反正留在兖州府没活路,倒不如来辽东。”

    “想着,汉王爷能兑现一半,给个户籍也好啊。”

    “可谁成想。”

    白发老翁突然一拍大腿,激动地喊道。

    “十亩地啊。”

    “一人十亩地,足额分地,绝不偷减。”

    “汉王爷给了我们这群黎庶一条活路啊,一个好日子的盼头。”

    “这些日子又是帮我们修房子,又帮我们修路。”

    “老朽什么时候见过这等仁义的王爷?没搜刮加税就不错了。”

    “这心里暖啊。”

    似是将心中的情绪发泄了出来,老翁开始碎碎念念。

    “老朽的儿子现在就等着王爷招兵呢,哪怕成为军户也成。”

    “有这样贤明的王爷,日子不会难过的。”

    “听村里的辽东本地老人说,辽东这里地多,但也危险。”

    “时不时的,会有杀千刀的鞑子来劫掠。”

    “咱得帮王爷守住这地。”

    “好日子不容易,谁要是不让我们好过,那老朽就敢和他拼命。”

    老翁一番发自肺腑的真心话,虽然直白,但却让朱高煦心生无限感慨与动容。

    在大明待了这么多年。

    他清楚地知道大明的老百姓就是这样。

    老百姓的要求很低,能吃饱饭就是好日子。

    他们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你要是对他们好一些,他们就愿意把整颗心都掏给你。

    想着,朱高煦看向了一旁的冰兰和方孝孺。

    平日里习惯性冷着脸的冰兰,此刻也不禁红着眼,小鼻子一抽一抽的。

    至于方孝孺这个正统的儒家大儒则是眼眶饱含热泪。

    心中更是激动无比。

    儒家之士子所求为何?

    早在北宋年间,被奉祀孔庙的张子张载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如此场景,就是方孝孺做梦都想看到的。

    朱高煦见这场景也是唬了一跳,赶紧转移话题道。

    “对了,说起来还不曾问过老丈,那座巨城是什么时候修筑的?”

    “我记得以前来的时候,那里还是土城呢。”

    说着,朱高煦一指远方隐隐约约可见轮廓的雄威大城。

    可不敢再让这两人这样激动下去了。

    否则,万一方孝孺突然来个顿首礼,口呼汉王英明那不就完蛋了。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朱高煦相信,一向恪守君臣之礼的方孝孺绝对不会不好意思。

    臣拜君,有什么好丢人的?

    有时候儒家正派君子的脑回路你是无法理解的。

    不过那样一来。

    朱高煦的微服出巡可就完蛋了。

    他还想看一看百姓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毕竟。

    类似制度改良,民生这种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还是要看老百姓的反应的。

    有时候,想象是一回事,实施是另外一回事。

    总不能像那些搞劝农的皇帝一样。

    光顾着自己自娱自乐了,却不管百姓死活。

    他们也不想想,下面的胥吏可都是一群难缠的小鬼。

    农忙的时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