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太子爷,快退位让贤吧 > 第三十四章 危机已至!徐辉祖的担忧!

第三十四章 危机已至!徐辉祖的担忧!(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既然朱棣已经妥协,殿内的气氛便重新恢复到正常的样子。

    此时,兵部尚书杨士奇出列谏言道。

    “臣以为,信安伯张辅可为援军主帅。”

    “虎父无犬子,河间王张玉骁勇善战,而其子信安伯张辅更是青出于蓝。”

    “靖难之役中信安伯屡建奇勋,若能得此子出战,我军必胜!”

    朱棣点头,“可。”

    “兵贵神速,即刻拟旨去办吧。”

    “哦,对了。”

    “一应军需供应,朕不希望出任何差错,众卿可明白?”

    众臣再拜。

    “臣等明白。”

    ......

    魏国公府。

    外书房内。

    张辅与徐辉祖二人相谈甚欢。

    原本历史上不太对头的两人也由于朱高煦这只蝴蝶的改变而变得有些不同。

    徐辉祖本身便承袭魏国公之爵。

    而张辅的父亲则是被永乐追封的荣国公。

    一来二去的,这两人倒是成了关系还算亲密的世叔侄。

    “徐世叔,这等话以后切莫再提了。”

    “太子之位乃是皇上亲自定夺,既然汉王殿下已经放弃,还是别再不该有的念想了。”

    “今日之言,入得我耳,烂于我心。”

    “切莫再提了。”

    张辅神色认真,情真意切地劝慰道。

    徐辉祖苦笑着摇头,连连摆手道。

    “是老夫着相了。”

    “不过老夫实在是心疼,堂堂天潢贵胄,却去了关外苦寒之地安家。”

    “说句僭越的话。”

    “放在民间的说法,老夫是那孩子的亲娘舅啊。”

    “更别说,老夫这全家的性命都是他救的。”

    “托那孩子的服,靖难之役,老夫不仅无事,甚至还捞了些功劳。”

    “这心里,不是滋味。”

    张辅默然。

    谁又不为汉王可惜呢?

    在靖难之役中,汉王大放异彩,不仅力挽狂澜,还多次救下皇上的性命。

    相比于太子朱高炽。

    勋贵之中,大多还是觉得汉王更为亲切,也更为亲近一些。

    但皇位之争的惨案就在眼前。

    朱家人之间的内乱确实该停下来了。

    虽然惋惜。

    但勋贵们还是舒了一口气。

    汉王的做法算是最好的结局。

    书房内,陷入了安静。

    不过这安静却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

    “哎呦,信安伯,可算是找到您嘞。”

    一名小黄门一拍大腿,哭诉道。

    张辅一愣,看了一眼徐辉祖,见其眼中也满是迷茫,便问道。

    “何事?”

    小黄门喘了口气,并未回话,而是从怀中取出明黄色的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张家小子,朕得到消息,鞑靼那边下了大雪,忧其寇边,特派你领五万人马去支援雁门关。”

    “记住,莫要丢了朕的脸。”

    “把那些作乱的鞑靼人都给朕赶回去。”

    经典的大白话,是皇上的手笔。

    张辅眼中闪过一丝惊色,不过还是跪着将圣旨接了过来,这才起身。

    徐辉祖也是跟着起身,凑过来瞄了一眼,皱眉道。

    “既然是皇上旨意,贤侄还是快些回家收拾吧。”

    “这一去,恐怕时候不会短了。”

    小黄门这时候也是赔笑道。

    “魏国公说的不错。”

    “信安伯还是早些启程的好。”

    “皇上可是刚和阁臣们发过火,事情确实紧急。”

    “言尽于此,小的还要复旨。”

    言罢,小黄门转身快步离开书房。

    张辅见状神色间不免得也有些着急,想了想问道。

    “世叔,侄儿听说您曾到山西练过兵,可有教于侄儿?”

    徐辉祖一脸凝重道。

    “贤侄未曾遭遇过鞑靼人,世叔在这里只有一句话嘱咐你。”

    “万万不可出城与鞑靼人野战。”

    张辅郑重点头。

    “侄儿记下了。”

    “事态紧急,侄儿告退。”

    徐辉祖挥手道。

    “快去吧,一路小心。”

    “世叔等你回来再和你小子一块喝酒。”

    张辅就此告辞离去。

    徐辉祖却是在这空无一人的书房内叹道:“张小子,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不是徐辉祖危言耸听,他也是履立战功的军中大将。

    而是鞑靼在野战方面确实非常擅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