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 第45章羽书昨夜过渠黎(5)

第45章羽书昨夜过渠黎(5)(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几日之后,南诏王派人上了山来,告知灵均老道和望舒,一切军阵已经准备完毕,不日就要准备出发,从南诏前往浪穹诏,随后迎击镇压河蛮人,请望舒做好准备,届时前往便是,一切衣食住行,南诏王都已经尽数安排妥当,不需携带太多东西。

    那河蛮原是在洱海边上的原住民,也是蛮人土著中的一种。只是西南地大物博,蛮人众多,除了六诏乌蛮意外,其余部落也是不少,个中百姓生活习惯,饮食风俗俱是不同,彼此之间也多有争执。像是河蛮人崇尚白色,以白色为美,一应的服食,装扮甚至畜牧,都是追求洁白无暇;乌蛮人则是崇尚黑色,像是蒙氏一族,众人名字之中,“奴”“逻”等字,在乌蛮土语中都是有着黑色的意思,而其一切服侍,也是靠向深色。

    这种民族风俗上的不同,原本只是小事,甚至可以说是不足挂齿的。可是在这西南蛮荒,不同族裔、部落之间都有着很深的隔阂和不信任之感,只能靠着相近的习惯风俗来区分内外,却也导致了不同部落之间愈发疏远,较为自封内守。

    当然,导致乌蛮人和河蛮人矛盾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观念问题,更多地还是双方在数百上千年的生活之中,累积摩擦,又是产生分歧,为着争夺水土资源,几番战争,埋下的隐患。六诏建立之后,西南一带也引起了李唐和吐蕃两个大国的注意,作为边陲部落,蛮人们不得不选择投靠两者之一,不能保持中立。

    相对而言,李唐的势力还是要更广阔一些,已然一早就将六诏收归属国之中,划分西南区域,设置六诏节度使,将原本乌蛮人的土主,变成了李唐王朝的大臣。而河蛮人则是没有这么幸运,不得以之下投奔了吐蕃一方,在西南一带处处与六诏,与李唐敌对,也经常受到镇压,两边战火不断,已然延续了百余年。

    六诏起自哀牢山脉,以洱海为根基,建立城池,河蛮人却也是在洱海附近生活,两边自然多有冲突矛盾。虽然如今的南诏也好,其余五诏也罢,都是在数十年间接触学习了李唐的诸多好处,如今更是有道门进入,可其根本的生活状态,还是远远不如中原百姓。加上西南多山,田地不易开垦,相比起来,水源就显得十分重要。

    六诏之中,南诏靠南,蒙巂诏靠中偏南,越析诏在东,浪穹诏在西北,邆赕诏在西,施浪诏在东北,俱是以洱海作为近似中心,依托这附近的水系生存。望舒和皮罗阁此番出征,就是要去往靠近洱海源头的浪穹诏,镇压那附近的河蛮人大军。

    说是大军,其实也不过是数千人的规模。西南莽荒物产丰富,地势却是远远不如中原,无论是人口密度还是人口总数,都不能与动辄舒适上百万的中原都城想必,却是能寻摸出数千人的军队来,给他们一一配置藤甲兵器,已然是十分难得,不能再奢求太多。

    相比起河蛮人,六诏的人口虽然稍微多些,却也不是压倒性的优势,加上其六诏之间彼此还有争斗,不是完全一心,这才叫河蛮人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能够抗衡六诏势力,不被其歼灭或是吞并,甚至某些时候,若是六位诏主之间嫌隙太重,还能乘机打个胜仗,鼓舞士气。

    而这一次,因为灵均老道的强势插手,六诏诏主史无前例地团结在了一处,至少表面上都是尽心尽力,多出了人手,出征的军队却是比之往常要多上许多,已然有了五六千人,却实在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战斗力。因着西南特殊的自然环境,蛮人的兵丁一般都是要比中原的兵丁强势许多,饶是只有藤甲长矛,木质弓箭,在山川树林之中,战斗力也是强横得不可思议,又是得天独厚,这也是六诏一直不曾被李唐或是吐蕃吞并,多少能够维持自身独立的原因。

    是夜,望舒想着次日就要出征,心中不免有些激动,却是长夜难安,不能入睡,只在殿后庭院之中打坐,一面磨合自己的法器,一面遥望星空,心驰神往。毕竟是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男孩儿,对一切行军打战的事情,总是莫名喜欢,又是觉得激动。也是望舒年纪还小,阅历不足,徒有道德理论,却不知战场残酷之处,只觉得兴奋好玩。

    灵均老道培养一众弟子,与其余道门多少有些不同,却是不苛求清心寡欲,只希望他们表达内心所想,多经历,多见识,多追求便可。这等思路,倒是比较靠近佛门思想,先要拿起,才能放下,年纪大些,阅历知识足够,才知道无论拿起放下,一切都不曾变化,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自然破去执着斩却杂念,清净自然。

    这种道理,道门也不是没有,甚至理论还要更为高深,却是有着百家争鸣在前,中原的理论是远远朝前与修行的。只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个人心性不同,所求不同,教导方式自然也就不同。灵宝天尊号称通天教主,金鳌岛上万仙来朝,乃是一个“有教无类”,最终却还是不敌道德天尊的“因材施教”,棋差半招,封神之中吃了暗亏。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道门之中,对一众弟子的心性、根骨和天分的选择愈发严苛,导致道门人材辈出,群众基础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