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

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

    时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隋大业七年的十二月,这个注定不平常的月份。

    刚一进入十二月,黄河的砥柱便崩塌了,使得河道堵塞,河水逆流几十里,淹没农田无数。

    此时在涿郡,隋朝早已集结了共有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的大军,号称两百万,民夫杂役倍之。(出自《隋书》)

    如此多的人在这里,每日耗费的粮食都是个天文数字,何况现在已经待了大半年?

    在这大半年来,北上这条道路,运粮的队伍就没有停过,前几个月,因为有提前运送的众多粮食再次,倒没什么,但最近却感到有些捉襟见肘了。

    于是杨广再次大笔一挥,又征发小车夫六十余万,两个人推三石米到军粮基地怀远镇、泸河镇(皆今辽宁阜新县西南地区)。

    但由于运粮的道路艰险而且遥远,三石米还不够车夫们在路上吃的,等到达怀远、泸河两镇的时候车夫们已经没有可以缴纳的粮食了,只好畏罪逃亡了。

    再加上今年以来,劳役频繁,导致耕种失时,田地荒芜,所以许多地方的谷价拼命上涨,东北边境尤为突出,一斗米要几百钱。

    吃不上饭的人,自然不会在家里等死,有的拖家带口的四处流落,有的则终于忍无可忍,扯大旗造反了。

    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王薄,本是个普通百姓,在大业七年十二月这天,率人占据了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非东北的长白山),自称知世郎,宣称自己可知世间的任何事情。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王薄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来劝说人来投靠自己,歌曰: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矟侵半天,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

    老亲依闾望,少妇守空房。

    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

    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

    这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文字直白,句句都直击现在普通百姓的内心,所以一下子就流传得十分的广,很多逃避征役的人,都在听了这首歌后,投奔了王薄,使得王薄的部众一下子便达到了几万人。

    王薄率领人马,在齐郡、济北郡附近抢劫掠夺,闯出了很大的声势。

    王薄基本算是隋末第一个扯旗造反的人,在他之后,各地的造反的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了出来。

    平原郡东有个叫豆子岗的地方,背靠海且环绕着河,地形深远险阻,自从北齐的高氏王朝以来,成群的盗贼多隐匿在其中。

    有一个叫刘霸道的人,家住在豆子岗旁边,他家世代为官作宦,资产丰厚且喜好仗义助人,打抱不平,他家的食客常达几百人,待到群盗兴起,远近的盗贼很多都依附于刘霸道,他拥有部众十几万人,号称“阿舅贼”。

    漳南人窦建德,年轻时就崇尚豪侠义气之举,他胆识力气超过常人,乡里人都爱归附于他。

    正逢朝廷招募人去征伐高丽,窦建德因勇敢而被挑选为二百人长。

    

    第三十一章 大乱起

    同县的孙安祖也因骁勇而被挑选为征士,孙安祖以家被水淹没,妻子饿死为由来推辞,县令发怒,鞭打孙安祖。孙安祖刺杀了县令,逃到窦建德家,窦建德把他藏起来。

    官军追捕孙安祖,循踪觅迹追到窦建德家。窦建德对孙安祖说:“文帝时,国家富庶强盛,他征发百万之众去讨伐高丽,尚且被打败。

    如今水涝成灾,百姓穷困,加上过去西征吐谷浑,去的人没能回来,国家的疮痍未崐平复,皇上不知体恤百姓饥苦,仍然要发兵亲自征讨高丽,天下必定大乱。大丈夫不死,应当建立大功,怎么能只作逃奴呢!”

    于是他就招集了无依靠的少年几百人,让孙安祖率领进入高鸡泊中作盗贼,孙安祖自称将军,也很快闯出了很大的声势。

    当时县人张金称在河曲聚众;郡人高士达在清河境内聚众为盗。郡县官吏怀疑窦建德与盗贼来往,把他的家属都抓起来杀掉了。

    窦建德率领部下二百人逃奔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

    在不久的将来,天下人都会知道窦建德这个名字。

    从这之后,大隋境内群盗蜂拥而起,不可胜数,徒众多的可达万余人,攻陷城邑。

    大业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杨广命令都尉、鹰扬郎将与郡县要互相配合追捕盗贼,随捕随杀,但是仍然无法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