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贞观之热血宅男 > 第五十章 朝廷争议

第五十章 朝廷争议(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十章 朝廷争议

    杜如晦作为兵部尚书,日子一点儿也不好过。

    谁都知道,打仗打得就是经济!这在信息发达的现代,这个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可。杜如晦在一千多年前都知道了,只是他没有能够归纳整理出来。

    他有这种感受的根源还是李世民同志。

    不过,也不能怪李世民,那个皇帝刚登基就被人轰了老巢,心里也硌得慌。

    自从渭水之盟一签订,李世民心里就如同有一只小猫在抓扯。一向以武功称雄的他,就然被人逼得签了城下之盟,这简直是把他仅有的一点点自尊心给彻底粉碎了。

    “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句电影台词非常适合于李世民。他生气起来,后果也是特别严重。他根本不顾文臣的感受,直接把军队拉到朝堂外训练。这是对文臣们红果果的恐吓啊!老子就是要用武力对抗突厥,那个家伙不长眼敢出来得瑟,老子就要收拾他。

    连萧瑀等一众老古董都怕了,练兵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杜如晦是不反对练兵,可是他兜里没钱呀!

    这怎么练兵,吃穿都成问题,你还要体力和精神训练么?等杜如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军饷找到,脑袋上的头发都掉了近一半了。

    不等他松口气,李世民又把他给召进宫了。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李世民一旦有事处理不了,第一时间就想到房杜二相。因此,朝野稍有风吹草动,杜如晦就被召进宫去了。要是不清楚李世民没有特殊爱好,关志义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想搞基?

    按关志义的说法,杜如晦就是被李世民给累死了的。哪有什么事儿都找人家杜如晦的道理,真当人家是铁做的不成。就算牛你也得让它踹口气,是机器你也得让它停下来,检修一下不是?可是李世民倒好,政事要杜如晦操心,就连教育皇子的事儿,他也想让杜如晦帮忙解决了。

    别以为“房谋杜断”很好听,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才知道其中的苦楚。两个老家伙拼着命帮李世民处理事情,就连儿子都没有精力照顾。

    再看看人家长孙氏兄妹,多聪明啊!官不要那么太多,也不要太大,只要你老李在朝廷给我挂个名头就行。你有事儿,我能帮帮忙就出力。帮不上忙也无所谓,反正我又不是首辅宰相,你去找他们吧!

    人家既得了好的名声——不干政,自己又活得轻松愉快。哪像杜如晦两个笨蛋,自己累死不说,还没有时间照顾儿子,最后险些断后。

    这次抓老杜进宫,还是关志义惹出的麻烦。

    关于管理书籍的问题,三省六部没有那个敢拿主意的,就连李世民都感到头大。因此,火急火燎的把贤相杜如晦给召唤出来,希望他能有好主意。

    杜如晦到的时候,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等一众要臣都已经到位了。

    “玄龄,你说说看,关于关三郎提出管理书籍的问题,该怎么处理?”李世民示意大家做好,并直接点名房玄龄,希望他能出个主意。

    房谋杜断,充分说明房玄龄的思维开阔,最容易得出貌似可行的机会。但是没有杜如晦帮他审核一下,这些计划就可能是无用功。因此,李世民有事儿,一般都是老房先开头,然后让老杜做总结。

    

    第五十章 朝廷争议

    房玄龄一听李世民问起,连忙说道:“陛下,臣认为印书是好事,管理也是势在必行。”

    萧瑀看不起房杜这种平民出生的文臣。

    他始终认为贵族的血统要高于平民,平民就该为贵族服务。这种特权思想源自东汉时的门阀制度,也源自各大世家对子女的教育。就连萧瑀也告诉儿子萧锐,不要和房遗直、杜构有什么来往。他们只是田汉浪,不配和千年传承的萧家交好。

    就连新世纪都还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搞什么种族歧视,民族歧视之类的。这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自信,难道不知道所有人都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大不了就是你的祖先,在社会进化的前期把握住机会,走在大家的前面了。但是并不表示,你也一定比别人强。

    当然,没有人能告诉萧瑀这种道理,也没有哪个敢这么对他说。要知道以文采出众、佛法精深闻名于世的萧瑀,还以好勇斗狠,喜欢乱战出名。

    按通俗一点的说法,他萧瑀从来不会错,错的都是别人。要是全世界都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能怪他。而应该想一想,全世界的人,为什么要和他作对。

    这种思想在新世纪也是很有市场的,毕竟自私自利的人更多了。

    对于关志义提出的计划,萧瑀是全面的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