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我觉醒了数据面板 > 第五十四章 圣人之后

第五十四章 圣人之后(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潘凤一番解释下来,众人才明白他为何围而不杀,要放袁谭回渤海。



    因为在历史上,袁绍除了有些刚愎之外,也堪称当世雄主。



    袁家的覆灭,主要还是袁绍在官渡之战病逝后,他那几个宝贝儿子为了争权,将偌大一个袁家,搞得四分五裂。



    然后再被曹操逐一击破,捡了个大漏,这才收复的北方。



    耳听潘凤那思维缜密的分析,郭嘉眼眸中再度闪过几分赞赏的神色。



    甄俨深吸一口气,拱手道:“想不到将军眼光如此之远,佩服,佩服。”



    潘凤忙上前将之扶起,笑道:“大舅哥客气了,虽然眼下袁谭走了,但两家早晚会发生战事,东阿终究是一座小城,还是趁早跟姜儿一起,搬来高苑吧。”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耳听潘凤公然唤甄俨为“大舅哥”,又唤自己为“姜儿”,甄姜登时脸颊羞红不已,颇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就后天吧。”



    郭嘉掐指一算,咧嘴笑道:“在下已经算好了,后天就是适合成亲的良辰吉日。”



    甄俨探出一根手指,踢了一脚郭嘉的臀部,骂道:“好你个郭奉孝,原来你连我都算计好了!”



    “我可没有,一切都是顺应天意,嘿嘿。”郭嘉灌了一口酒,坏笑着急忙躲闪。



    当下潘凤留下百余号人拱卫东阿,便于傍晚启程返回高苑,开始着手准备两日后的婚宴。



    与此同时,一封由潘凤执笔,从高苑寄往青州的书信,也传到了北海国相孔融手中。



    ......



    一传十,十传百,不过数日之间。



    潘凤所作的《春江花月夜》一诗,以及那新颖的七言体裁,便已传到河北各郡,一时间反响巨大。



    有人说潘凤是藏得极深的文学天才,也有人说潘凤是盗用了自己的诗,欺世盗名。



    议论纷杂,众说不一。



    ......



    在泰山以东,坐落着一片流传有无数传奇的齐鲁大地。



    当年姜子牙,就是被敕封到这里,建立了齐国。



    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更是率先称霸于诸侯,开启了东周乱世。



    时下的东汉末年,青州作为中原兵家的必争之地,亦是战火频频,其间夹杂了各方势力。



    简单来说,青州有两派大势力。



    一派为黄巾军余孽,对外声称有百万之众,其实这百万众,是把当地的流民、匪寇,乃至一些老幼妇孺也都算了进来。



    其中真正能打硬仗,上战场的人数,不出三十万兵马。



    而且此时已经有超过二十万的兵马,流窜到了兖州、徐州、豫州一带,沿路烧伤抢掠,无恶不作。



    另一派,则是以北海国相孔融、和公孙瓒封的青州刺史田楷为主的地方诸侯势力,虽名为诸侯,兵力却远不及青州的黄巾军,此时正处于全方位的劣势之中,只得坚守城池,不敢出城迎战。



    而潘凤的这一封书信,则恰恰打乱了青州未来的走势。



    ......



    青州、北海国。



    太守府。



    “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倒还真是让人意外。”



    大堂之上,田楷望着案桌上的那两纸书信,忍不住连连惊叹。



    其中一封,讲的是泰山寇臧霸,举兵南下徐州,从属于陶谦麾下。



    另外一封,讲的则是冀州牧长子韩涵,在行进高苑途中,被流亡的青州黄巾军所杀,冀州上将潘凤,准备领兵入青州,扬言要为大公子复仇。



    本来冀州和青州之间,隔着一座泰山,泰山脚下盘旋着两窝穷凶极恶的泰山寇,两州通行多有不便。



    潘凤还要进青州,还必须从泰山寇的地盘过境,难保不会发生战事。



    如今昌豨一支,已被潘凤剿灭,而臧霸一支,心知孤掌难鸣,就又投奔徐州牧陶谦去了。



    此时青州和冀州高苑之间,可谓是畅通无阻。



    惊叹半晌有余,田楷喃喃道:“潘凤身为冀州上将,其少主为黄巾所杀,他带兵入青州,倒是刚好能替我们击退黄巾。”



    “我看未必。”



    正值此时,一阵沧桑低沉的声音响起,说话之人,身着儒袍,头戴纶巾,颇有文士之风。



    但只要细看,就能发现其举手投足间,又散发着一股隐隐的狠厉。



    此人正是北海国相——孔融。



    也即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天下儒士皆对之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