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开局,无限技能树!(卷六第六十四章) > 第104节

第104节(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这两年期间,他的臣子为他筹集了15万的巨额赎金,将理查德迎回了王国。



    狮心王回归时,举国欢庆,并没有任何人前来责备这个让他们花费了高额赎金的王。他们相信,哪怕理查德一时败倒在这里,但只要他回来了,未来就一定能站起来。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这个国家可以没有任何人,也可以没有那昂贵的十五万酬金,但是不能没有‘狮心王’。其中饱含着臣子对君王的憧憬和信仰。



    同样是被困他国,穿刺公等了十二年。



    他等了十二年却没有任何消息,国内的贵族、臣子、人民们别说想要拯救他了,或许早就忘记了这么一位‘护国的鬼将’。



    那些罗马尼亚人巴不得‘残忍的暴君’穿刺公再也不要回来。



    现在这位龙之公子才是真的‘绝望’了吧!



    焰在结合原本的历史和各种关于穿刺公的二次设定写到这一段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复杂的。



    他个人非常喜欢‘穿刺公’这个角色,更多的原因是在于他那份‘坚守’,那份发自内心对国土的‘热爱’。



    他是一个英雄,却不是一个完美的王者。



    同样在历史上有过暴君之名的‘吉尔加美什’、‘亚历山大三世’、‘暴君尼禄’、‘暴君凯撒’。



    这些王者虽然也因为各自的性格或某些事迹上传出‘凶暴’之名。



    但是他们却拥有许多的支持者、爱戴者。作为王者的‘名气’和‘功绩’也更加耀眼。



    型月里面伊斯坎达尔的有句话,焰非常认同:‘所谓王者,当比天下人贪欲更强,笑得更欢,怒得更盛,无论清浊,皆因登峰造极。唯有如此,臣子才会对王者心生羡慕,为王者所倾倒,在天下万民的心里,点亮【我亦欲为王】的憧憬之光。’



    当然——



    弗拉德三世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征服王相差很多,征服王的王道不一定适合他。



    但是对过于执著于制定‘正确的秩序’,甚至残忍到差点使自己疯魔的大公来说。



    他将‘瓦拉几亚’看的太重了……一个人将全部的担子都背负在身为‘君主’的自己身上。



    作为旁观者的焰看的更清楚。



    ……那些臣子不仅没有因此谅解、理解王的良苦用心,反而将其视为残暴的统治者,肆意‘滥杀无辜’的恶魔。



    或许正是君主和臣子之间没有建立起互相理解的‘纽带’,这才会造成穿刺公最后整整十二年的无人问津。如果穿刺公能如狮心王一样,让国民和自己上下一心。



    ‘瓦拉几亚’恐怕砸锅卖铁,也要将这位‘护国的鬼将’迎回他们的国家。



    (感觉大公更适合作为将领而非王者。如同岳武穆一样富有人格魅力,拥有极强‘爱国情怀’的将领。以上关于大公的说法全属个人理解,不喜误喷。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不论如何,十二年什么都该想通了。



    ——这个时候的穿刺公,因为改信了‘天主教’,他已经完全丧失了信仰‘东正教’的瓦拉几亚国民的民心。



    但是对于大公的举动,焰却没什么好说的,当时写到这的时候甚至还感到有些‘讥讽’。



    瓦拉几亚哪里还有什么‘民心’!



    真正理解、支持弗拉德三世的子民,绝对不会因为其改变了信仰就忘记了他的功绩。



    而大多数本就早已‘忘记’了穿刺公的人,就更加不可能对大公存在什么‘民心’了。



    天主教和东正教在过去原本就是同一个教会。



    但在54年的时候,教会的东西部发生了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西罗马帝国片区)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则成为‘正教’,即东正教。



    后来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东正教的中心也随着外嫁的拜占庭公国公主,逐步转移到莫斯科。



    在奥斯曼帝国周围,瓦拉几亚可以说是少数还能保持‘信仰’教统的国家。



    这也和大公曾经的努力分不开关系。



    原本早就该和东罗马一样,被‘伊斯兰教’的异教徒侵略,被土耳其士兵碾碎的大地,因为那个名为‘穿刺公’的男人的名字,一直苟延残喘到现在。



    但人民却不记得‘他’的好。



    随着焰故意在书中将这些‘问题’,巧妙地将其中盘中错杂的宗教‘问题’一一融入剧情中,满满暴光让人们不经意间自己‘发觉’出来!



    他的恶趣味更加浓厚了;



    焰:‘思考吧!人只有思考,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