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七十章 贵妃立

第七十章 贵妃立(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

    金吾卫将孙氏一族男女老少从天牢提出,押赴刑场。

    由东海郡王李应武担任监斩官。

    一道斩令。

    手起刀落。

    孙家满门上下无一人生还。

    紧接着,天命帝赐下恩旨,传至东宫。

    元德太子贤明,恩封其长孙李宣宜为临洮侯,食邑一千。

    先太子妃一应人等迁出东宫,搬至临洮侯府。

    临洮县为陇西郡下属七县之一,正好是李常威流放地。

    天命帝此旨,用意颇深。

    废王妃携李宣宜领旨谢恩。

    传旨公公面上格外殷勤。

    皇长孙流放,明眼人都知道元德太子一系日后无望大宝。

    眼下天命帝借元德太子之名,恩封其孙,算是替孤儿寡母添了一层保障。

    大秦律,侯爵食邑两千。

    因皇长孙之故,天命帝削其一千,仅余一千食邑。

    若无淫乐,维持一府周转绰绰有余。

    喜郡王府。

    李常笑在听闻李宣宜受封后,心底倒是生出了别样念头。

    皇长孙流放,或许是有意而为之。

    明眼人皆能看出,自元德太子薨逝,先前如日中天的太子党已各自作鸟兽散。

    纵有皇长孙及太傅荀句维系,亦不可免颓势。

    齐王党收拢朝臣,正值鼎盛。

    天命帝在时,尚可压制其气焰。

    皇长孙失了帝心,即便没有盐铁案,太子党的崩溃已成定局。

    提早流放,未必不是一条安身保命的路子。

    七日后。

    押送皇长孙的泾阳骑回了咸阳城。

    挑了个旬假,李常笑将指挥使约了出来,给了他一百两银子,算是应了当日请酒的诺言。

    指挥使也没有推拒。

    他新到任,正需要这些银子与底下人拉近关系,收买人心。

    二人这姑且算是一拍即合。

    “皇长孙在陇西如何。”

    “皇长孙气色甚佳,吾等停两日,离去时还与我等打招呼。”

    “如此便好。对了,可曾留人看护左右。”

    “王爷放心,有三十骑。”

    李常笑点了点头。

    三十骑护持,至少性命是无忧的,除非临洮被攻破了。

    好歹是天家贵胄,哪怕流放了,平日里的用度也不会亏欠太多。

    虽比不上咸阳,但保证个衣食无忧还是可以的。

    唯一要克服的,是陇西的严寒。

    而后,李常笑跟指挥使道别,回了府上。

    心底倒是悄悄替齐王默哀了起来。

    刚熬出头就缩了回去。

    先前关押诏狱的重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在朝中留下了不少空缺。

    齐王操纵大臣,想要引自己人上任。

    谁知天命帝抢先一步,又把这些官位给封了出去。

    一来二去,齐王党还损了个户部尚书的缺。

    上任的官员,既不属齐王党,也非先前的太子党。

    他们不偏不倚,统一有个名字:帝党。xしēωēй.coΜ

    顾名思义,是团结在天命帝周围的老臣。

    这些,尚可看作是天命帝重新执掌朝局的信号。

    后宫的一道圣旨,却彻底将齐王心底的火热给浇灭了。

    “淑妃张氏,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今册为正一品贵妃。”

    淑妃与贵妃同为一品,其意义却截然不同。

    按例,中宫无后,贵妃执凤印。

    在此之前,凤印一直由齐王生母德妃所执掌。

    眼下,贵妃既立,凤印自当转移。

    根据小道消息,德妃为此还发了一通脾气,摔了不少瓷器。

    李常笑躺在摇椅上,饶有兴趣地听着德顺打探来的消息。

    不只是大臣有圈子,他们这些太监也有。

    因着李常笑受宠的缘故,德顺在一众太监中地位不低,消息的来源自然不少。

    皇宫是天底下最透风的墙。

    这不,宫里的事才刚发生,小太监们就抢赶着递消息过来了。

    德顺知道自家主子爱听这些八卦,平日里用心搜集,传的消息那真是又“新”又“准”。

    “照这么说,这一轮是贵妃胜了?”李常笑懒洋洋道。

    “是的,德妃身边的嬷嬷,因为编排贵妃,被杖责而死。”

    德顺说的同时,李常笑也会适时点评几句,就当是互动了。

    毕竟李常笑也是受过“娘娘”洗礼的,七十六集他是一集都没落下。

    好不容易能碰到现成的,自然让他有了兴趣。

    李常笑兴奋之余,倒也佩服起了天命帝。

    前朝和后宫一起抓,不愧是君临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