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安禄山新史 > 第十节 长安新变化

第十节 长安新变化(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在其中非常热闹的一天,长安城中一家新的店铺开张了。

主店的地址也不出意外,开在了临近兴庆宫的东市。

东市位于兴庆宫西南方,与兴庆宫一街相隔,两地大小相仿,成对角之势。东市又称都会,附近多为贵族官宦之家,集中的商品多为奇珍异宝,专为达官贵人服务,一般是经营大唐本地物产。来自大江的商贾,带来了各地特产的衣物、珠宝、首饰、瓷器、文房四宝、锦绣、兵刃、农具等等,开设有大量的铁行,笔行,卖胡琴者,印刷业,酒肆,饭馆,肉行,卜卦者,凶肆之类的店铺。

这次新开的店铺,名字叫同文印刷馆,自然就是安禄山仿造幽州同文印刷馆开设的。不过幽州的稍有不同,这次印刷和卖书可不是在一起的,而是分为设在东市的同文馆和设在永宁坊的印刷馆。

没把两个馆设在一起,这也是一种经营策略考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安禄山的印刷车间需要空间很大,而东市的地价贵,安禄山虽然钱不少,但作为合格的商人,还是必须做到能省则省。反正他在永宁坊有一个四进的大宅子闲着,就将印刷馆设在了永宁坊。把最后面两进稍稍一改,就成为印刷车间和书库。

另一个较为理智的原因,是因为东市已经有了好几家传统的雕版印刷作坊,最有名的,当属一直负责印的《开元杂报》、印历书的大刁家雕印坊。(注:《开元杂报》这个名字是后世取的,原型仅仅是手抄送各地官员和一些特殊百姓的条报,内容比后来的坻报灵活但不规范,更有新闻性。现在书中将其改型成印刷体报纸!)

作为一家接受朝廷任务,和当今朝廷有着特殊关系的传统印刷坊,安禄山可不愿意去惹。虽然已经查明这个大刁家仅仅是靠送礼之类才找到朝廷门路的,但毕竟还是和朝廷搭上了关系,安禄山不想让自己的异动引来朝廷的敌意。反正现阶段主要是印刷自己书店的各种书籍,形成一个大储量的书库,忙于扩大影响力,也没必要去和大刁家争夺朝廷和民间的印刷任务。

在崔颢,王维,粱令瓒,半行,张宝符,以及最近新结交的崔颢同科举子刘慎虚,王维的好友王昌龄,宋璟的几个儿子等很多京师青年才俊参与下,简单而庄重的开张仪式就结束了。

老规矩,这个同文馆还会免费向穷苦文士开放,不过考虑到京师的读书人太多,安禄山在崔颢等人的建议下,决定将规定改为,外地士子根据入京参加大比的凭证可以免费查阅,长安的士子,则是凭借自己的各学馆身份证明免费读书。

这样的便利措施,很快就被安禄山现在结交的这帮好友,宣传到了各地的士子中间。一时之间,安禄山这个本来应该被歧视的商人,非常难得的在大部分士子中,得到了先生的称谓。特意被告知这个消息的宋璟,也爽快的答应安禄山的要求,给同文馆写了店名,还主动出居有京兆府印信的文告,表明该店的财产受大唐官府保护,任何个人不得窃取破坏,防止那些嚣小之徒混进来作乱。

“安先生胸怀宽广,将来必定能得到朝廷重用呀!”

还未及第的王昌龄也是第一看到安禄山的大手笔,这样的免费为士子开放读书,确实是一项功在当世的义举。此时科举中,录取最多的就是明经科,而明经主要考的是士子的博学程度,这样的设定,非常利于藏书丰富的传统豪门。如今安禄山的义举,无疑是给了广大寒门学子一条南山捷径,王昌龄同为受益人,自然是真心的称赞。

“是呀!是呀!昌龄兄言之有理!”其他众人也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要么是低级的小官吏,要么是还没授官的举子,御史们还没这个心思对他们风闻奏事,此时说话到也不必太顾忌。

“诸位!诸位仁兄!安某一介草莽,如今在西京开设这个同文馆,虽然也是为了经商赚钱,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宣扬我们大唐的文治武功,教化万民!幸得诸位大才之助,《同文杂志》今日首版,发行三千册,还望诸位今后能够继续为《杂志》出力,多多写出优秀的诗歌文章,共同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奋斗!”

“啪啪啪……”

安禄山话音刚落,店里那帮从幽州跟过来的伙计护卫,立刻热烈的开始鼓掌,弄得王维等人莫名其妙,只有张宝符似乎听说过什么,微微一愣后,也笑着跟那些伙计一样开始鼓掌。

这些与会者大多是博学之人,很快从张宝符悄声说这叫“击掌叹息”中领悟过来,已经有点听说安禄山怪异之处的众人,自然配合的击了几下掌。不过那一顿一顿的掌声,让安禄山心中一阵别扭,脸上微微一红,心中第一次在这些先辈门面前,有了自己是傻子的感觉,尴尬的阻拦道:

“呵呵!这都是教导那些下人们的,让几位大才子给我鼓掌,安禄山可不敢当!”

“哎!安兄这就介外了!像安兄刚才的一番见解,要是放到吏部的释褐试中去,肯定能让员外郎击掌叹息呀!”崔颢开玩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