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一生所幸,乃生华夏 > 第54章 行舟之人,光照后世

第54章 行舟之人,光照后世(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始皇的话,穿过屏幕,传遍整个世界。

    所有人只感觉头皮发麻,内心满是震撼。

    大秦虽逝,但华夏仍在!

    朕虽已身死。

    但依然可以镇守华夏!

    依然可以护佑子孙万世荣昌!

    这……

    就是华夏祖先的气魄吗?

    就算知道自己创下的基业不存。

    就算后人早已忘记了自己。

    但作为祖先。

    还是会守护这片土地!

    庇佑自己的子孙!

    此时此刻,无论是哪国民众,都对华夏生出浓浓的羡慕之情。

    他们羡慕华夏能有秦始皇这样的祖先。

    更羡慕华夏祖先与子孙后代那血浓于水的羁绊。

    但他们却忽略了。

    华夏民族的信仰,从来不是神灵,而是列祖列宗!

    每逢年节,华夏人拜的不是上帝,而是祖先的坟茔!

    哪怕是大字不识的山野村夫,也有自己的族谱,堂屋中也供着祖先的牌位。

    虽然秦始皇之名后人不知。

    但是在那秦氏祠堂之中。

    秦氏先人的无字神位依然高居正中,日夜香火不断!

    正是因为这一切。

    华夏民族在数千年时间里,才逐渐凝聚出分不开割不断的血脉之情。

    哪怕历史断层。

    就算岁月更迭。

    这种羁绊,依然深刻在每一个华夏人的骨子里,血脉中。

    嬴政的目光,重新落在苏辰身上。

    “朕在世时,曾渴望长生。”

    “但当朕归天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

    “一人之长生,并不能使社稷永存。”

    “因为江山社稷不在于皇帝,而在于子民,在于百姓!”

    “只有宽仁施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才会心向大秦,大秦才能绵延长存。”

    “可是朕一统六国之后,依然重用法家、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这一点上,朕……确实有过。”

    苏辰震惊的看着秦始皇,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作为千古一帝,嬴政在世时自视甚高。

    还自称德兼三皇,功盖五帝。

    可是现在,他居然当着子孙后辈,承认自己有过。

    这在苏辰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

    不过很快,苏辰就明白过来。

    历史不存,后人不知。

    秦始皇这番话,不仅是说给自己的,也是说给所有华夏后人的。

    身为华夏祖龙,他不屑遮遮掩掩,更不屑于粉饰自己。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心怀坦荡,任由评说。

    这才是真正千古一帝的气魄!

    想到这些,苏辰也微微有些动容,抱拳道。

    “陛下征讨六国,战火四起,匪盗横行。”

    “只有重用法家,才能震慑贼寇,使江山稳固。”

    “就算天下一统之后,大秦也并不安稳。”

    “北有匈奴,南有南越,西有戎狄,三面犹如狼群环绕,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

    “陛下为了中原稳定,只能四处征讨,以求天下太平。”

    “而随之而来的,自然是百姓的怨声载道。”

    “因为每一次征讨,靠的都是百姓的税收,用的都是百姓的子孙。”

    “陛下征讨次数越多,百姓背负的苛捐杂税也就越重,妻离子散的家庭也就越多。”

    “可天下太平,从来都是刀枪换来的!”

    “没有前线战士的浴血杀敌,哪来后方百姓的平静安乐?”

    “从古至今,这都是无法两全之事。”

    “在晚辈眼中,陛下纵然有过,但说到底,也是为保华夏长治久安!”

    “时代变迁,大秦不存!”

    “但今日之华夏,依然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今日之华夏,国土虽大,但戍边战士依然如同千年前的秦军一般,寸土不让,毫厘必争!”

    “如果没有陛下,今日之华夏,必定不是如今这番模样。”

    “这些都是陛下的遗泽,陛下的功绩!”

    苏辰的回答,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秦始皇之过,他自然清楚。

    但处在当时的环境下。

    处在古人的眼界中。

    谁又能比嬴政做得更好?

    用后人的眼光去评价古人,这本来就是件极其不公平的事。

    就算秦始皇有过,但光凭终结乱世,华夏一统这一条。

    他的功绩就无人可比!

    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听完苏辰的话,嬴政的眼中闪烁起一道神光。

    “你当真如此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