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高门女 > 第二章 郑氏

第二章 郑氏(第1/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绥六岁那年,执笔开蒙时,就听五兄说起这句话,五兄时年年不过十岁,直至现在,她犹记得五兄说这话时,昂着头,仰着面,眼中流露出的骄傲之色,以及那神情中洋溢着无可比拟的自豪感。  两年后,五兄郑纬年仅十二岁,一篇《平城赋》,名动大燕京师平城,当时,正逢南楚尚书令谢攸出使平城,览此赋后,为之震惊,赞叹曰:不意北地有此奇才,文章不输江左。  自此,五兄名扬天下,也使得士林曾有雅言:辞赋绝纶崔行先,后来居上郑五郎。  郑五郎,郑绥之五兄郑纬,出自荥阳郑氏嫡支,大房中排行第五,少有学尚,经史俱通。  正因如此,五兄受阿舅影响很大,尤喜辞赋。  当时,大兄见到她时,蹲下身,伸出两手要抱她,她却不愿意,扭过头,没有走过去,还是一旁的五兄拉她过去的,之后大兄笑着揉了揉她的丱发,“熙熙都长大了,再也不用阿兄抱了。”  这话,她也偶尔听外祖母说过。  而对于二兄郑纶,在郑绥的头脑中仅只有一个名字,相比于大兄去过一次平城,二兄是一次也没有去过,甚至在外祖家,外祖母会常提起大兄,却从未提起二兄,并且,父亲四时派人送礼到平城,附上的信,每每都是提及大兄近来进益,或是又去了哪里游学等种种情况,对二兄却是只字不提。  这令她和五兄十分不解,她曾问过外祖母,她如今都记得,一向对她和颜悦色的外祖母,那一回突然变了脸,脸色黑沉沉的,目光如深潭一般,比那冬日里平城郊外的寒风还要冷凛几分。  去岁八月,大兄成亲后,父亲让舅母带回平城一封亲笔信给外祖父,欲接她和五兄回荥阳。  而回荥阳,必经洛阳。  只是不曾料到,仅仅半年后,外祖父和阿舅便欲送她和五兄回荥阳郑家,甚至临行前,外祖母还特意叮嘱她:长嫂如母,大嫂出身陇西李氏,家教门风皆不错,让她回郑家后多和大嫂亲近。  昨日傍晚,高平城外,护卫与羯胡的激战,最后,以五兄应承卢衡去襄国而告终。  而五百护卫,只剩不足二百人,战死者达三百余人。  五兄郑纬答应跟随卢衡去石赵都城襄国,条件之一便是让余下的护卫护送她回荥阳郑家,为此,五兄还特意要求卢衡在高平城外多候半天。  离开高平,继续往南行,马车行驶得很慢。  卢衡原不打算放郑绥回荥阳的,只因郑纬坚持,并言道:“既为我而来,何涉稚女。”  却要孤身赴胡营。  卢衡有备而来,带来羯胡军士数千人。  或许就像阿兄说的:羯胡是有所求,他此去暂无性命之忧。  虽听从了五兄的安排,郑绥心头始终有丝忐忑,不明白五兄怎么会这么相信桓裕,若没记错,他与桓裕前天也是第一回见,郑绥脑海中登时浮现出那天,五兄见初见桓裕的场景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