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脊梁 > 第十四章 受命

第十四章 受命(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尹扬很理解陈部长的顾虑和想法,这其实也代表了古川,很大一部分干部的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集中起来的现象就是对人事制度改革的不信任和质疑。

他喝了口已经有点凉的茶水,说:“人事方面的改革我们不是第一个,中央也不是第一次发文对人事和组织工作做出部署。我们的改革在古川看来似乎有点超前和冒失。但我们放眼全国,我们的改革的步子还是慢了,是小了!

不说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他们和我们有不同的国情,仅看全国我们就可以发现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和竞争上岗的改制。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呢?因为他们处在全国改革和经济的前沿,他们最先感受到了来自竞争的压力和自身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我们与他们本来就已经拉下了一段差距,现在如果我们还不敢放开步子追赶,还在犹豫观望,那么古川如何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如何追赶别人?恩?

怕风险?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我们以前可以派很多学习观摩团出去学习,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去跟他们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呢?如果有了他们走在前面的经验,我们还有什么借口说古川古川没有经验,风险太大而不行呢?”到了后面尹扬的语气慢慢边的短促和严肃起来。一个个的反问从他的话中不断冒了出来,给人一种压力。

陈部长一声不吭,身子坐的笔直。

尹扬继续说:“人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我们如果不能够把人的工作做好,我们能够谈什么发展!谈什么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古川要变革,那么首先从古川政府就要转变,社会的转变就从人的观念上的转变开始,进而行为上的转变,再从行为上的转变形成体制上的变革,来达到社会转变获得发展的目的。社会变革如此,政治变革也是如此,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我们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

尹扬看了陈部长一眼,发现陈部长在认真的听,就把话锋一转,用更客观的事实来说明自己意见:“日本是个岛国,他们被英国用炮轰开了大门之后,他们就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尤其对他们这样一个没有内陆纵深和与陆地接壤的岛国,更为重要!所以他们有了明治维新,他们放弃了其他的一切发展的必要,倾全国之力发展造船业,以一个落后的半手工式的封建社会,迅速转变为一个工业强国,其发展的轨迹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他们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因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止步?他们有没有先试一试再开始改革?没有,他们从天皇到百姓,每个人都倾其所有为日本的造船业无私奉献,积极进取!所以他们成功了。

反观我们那时候的清皇朝就是因为彷徨,因为争执不休,而采取了先试一试的态度,浪费了崛起的大好机会。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但先试一试却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对任何事物都先想到试一试,说的好听点是老成谋国,不好听点是怕承担变革的风险,怕承担新事物带来的变化,这是封建文化给我们留下的一种中庸守成之道,是导致我们浪费很多发展机会的根本。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啊!

既然已经知道了要发展就必须变革,那么我们就应该全力去做,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和风险。

汉武帝如果先试一试才出兵北疆,那么他就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在犹豫和徘徊中观望,被自己臆猜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困难所牵制,有生之年他都不可能发出‘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的震彻寰宇的壮言。如果主席建国初期搞‘两弹一星’也是说‘先试一试!’,那么我们今天,可能还在为怎么拥有‘两弹一星’在努力,在试一试!

陈部长,我们还要试一试吗?你说做什么事情它不会遇到困难,会没有问题?难道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会没有困难,就不会问题?我们现在组织程序就没有困难?”

尹扬停顿了一下,突然很果断的说:“共产党人从来就不怕困难,怕困难我们小米加步枪就打不过飞机大炮,从来就是别人怕我们,困难怕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

陈部长把腰一挺,眼睛直视尹扬,沉声说:“尹书记,只要你有决心,只要是古川人民的需要,我就去做,再大困难我啃也把它啃下来!”

尹扬点点头,严肃的说:“是我们一起把它啃下来!”

陈部长点了点头,说:“那么我现在就回去,组织大家讨论一下具体的实施办法,争取把办法搞的细致一些,把问题想的全面一点。等具体的办法出来后我再来向您汇报!”

尹扬摆了下说:“我个人有几点意见,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以前我们搞改革总是从上而下,这次我们可以考虑从下到上。先把基层的工作做扎实,然后再依靠基层逐步向上面展开。这样做第一可以保证上层机关,不会首先受到影响,使整个改制工作的开展,始终都处于有领导,有组织之中,避免失控。第二是我们先做基层,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基础,依靠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