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地府判官:开局审判祖龙嬴政 > 第48章 大明三百载,功在千秋

第48章 大明三百载,功在千秋(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成祖朱棣一生的功绩数不胜数。



    除得位不正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诟病的地方。



    平定北方游牧民族、编撰《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



    这些功绩,随便拿出一样,便足以被后世传颂!



    画卷中的色彩逐渐消散,最终缓缓构成几个烫金大字。



    无论是朱元璋、朱棣、朱由检还是后世凡间的观众们,此时全部屏息凝神,将注意力集中在画卷中的大字上。



    “征伐蒙元,封狼居胥!”



    “撰书遣洋,功在千秋!”



    依旧是‘历史之书’给出的十六字批文。



    这十六个字将明成祖朱棣一生的主要功绩囊括其中。



    尤其是最后的“功在千秋”四个大字,



    足见‘历史之书’给予朱棣极高的评价。



    后世凡尘观众对于此等评价均无异议。



    毕竟,



    朱棣一生的功绩实在数不胜数,历史之书给出的只不过是几件极富代表性的。



    朱元璋看向画卷中的烫金大字,感慨良多。



    朱元璋驾崩之前,由于长子朱标已死,其最器重的儿子便莫过于朱棣。



    但,



    朱元璋唯恐自己去世后,子嗣为争夺皇室大统导致国家内乱。



    所以在太子朱标薨逝后。



    朱元璋当即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



    甚至,



    朱元璋驾崩前曾给朱棣一道敕谕:



    “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无疑,



    这时朱元璋已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



    这是朱元璋对朱棣寄予很大希望。



    虽然朱元璋很看重朱棣,却依旧虑及燕王及诸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构成威胁。



    所以,



    朱元璋在临死前下遗诏: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连续两封诏书的下达,足以见朱元璋对于死后的忧虑。



    事实证明,



    朱元璋的担忧并非不无道理。



    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得皇室大统称帝。



    也正因如此,



    朱元璋在死后得知朱棣夺位,更是对其心生芥蒂。



    不过,



    在看到朱棣即位后,为大明王朝做出如此多得功绩之后,芥蒂早就烟消云散。



    此刻,朱元璋的心底只有自豪!



    天际画卷再次转遍,



    第三幅、第四幅……一一展开。



    有“仁宣之治”盛世景象!



    有明英宗朱祁镇是废除殉葬制度的盛举!



    有明孝宗统治时期的“弘治中兴”!



    有朱厚照的应州大捷!



    还有戚继光抗倭、与贺兰殖民者的大战……



    最终,



    画面定格到最后一幅画卷之上。



    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小皇帝,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



    “朕,要成为我大明先祖永乐皇帝那样的人,立志于重现盛世!”



    “朕,亦要成为像太祖皇帝那般,扫除奸佞,爱民如子的皇帝!”



    稚嫩的声音于空旷的金銮殿上响起,



    殿上诸臣纷纷跪拜。



    不过,朝中大部分臣子的脸上,大多写满轻蔑乃至讥讽。



    显然对这位小皇帝毫无敬畏之心。



    而这位小皇帝,正是刚刚登基的朱由检!



    这个年纪的朱由检,稚气未脱。但稚嫩的面庞上却写满坚毅。



    画面一转,



    明末小冰河时期彻底爆发,大名各地大旱连年。



    气温骤降,瘟疫横行!



    那个时代,靠农耕为生的贫苦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



    大明的官道上满是骨瘦嶙峋、衣不蔽体的流民。



    刚即位不久的朱由检颁布多道举措,意图赈灾,接济流民。



    但,



    朱由检刚即位不久,朝中贪官、阉党横行。



    对于朱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